人物:釋蘊(yùn)聰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德遵,住唐州大乘山,為臨濟(jì)宗南岳下十世,蘊(yùn)聰禪師法嗣(《五燈會(huì)元》卷一二)。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修己,廬山僧。
為南岳下十世,谷隱聰禪師法嗣。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入四明山。
事見《五燈會(huì)元》卷一二、《四明宋僧詩》卷一。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曇穎(九八九~一○六○),俗姓丘,字達(dá)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為南岳十一世(《五燈會(huì)元》卷一二謂南岳下十世)谷隱聰禪師法嗣。
年十三依龍興寺。
長游京師,與歐陽修為友。
東游,初住舒州香爐峰,移住潤州,主明州雪竇,又移住金山龍游寺。
仁宗嘉祐五年卒,年七十二。
事見《禪林僧寶傳》卷二七、《五燈會(huì)元》卷一二、《四明山志》卷二。
今錄詩十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二
曇穎(九八九——一○六○),字達(dá)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丘氏子。出家龍興寺,與歐陽修、刁景純等游,于書無所不讀,所為詞章多出塵語。見《禪林僧寶傳》卷二七。
禪林僧寶傳·卷第二十七
禪師名曇穎。生錢塘丘氏。年十三。依龍興寺為大僧。神情秀特。于書無所不觀。為詞章多出塵語。十八九游京師。時(shí)歐陽文忠公。在場屋。穎識(shí)之。游相樂也。初謁大陽明安禪師。問。洞上特設(shè)。偏正君臣意。明何事。明安曰。父母未生時(shí)事。又問。如何體會(huì)。明安曰。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穎惘然棄去。至石門。謁聰禪師。理明安之語。曰師意如何。聰曰。大陽不道不是。但口門窄。滿口說未盡。老僧即不與么。穎曰。如何是父母未生事。聰曰。糞墼子。又問。如何是夜半正明。天曉不露。聰曰。牡丹叢下睡貓兒。穎愈疑駭。日扣之。竟無得益。自奮曰。吾要以死究之。不解終不出山。聰一日見普請(qǐng)。問曰。今日運(yùn)薪乎。穎曰然運(yùn)薪。聰曰。云門嘗問。人般柴。柴般人。如何會(huì)。穎不能對(duì)。聰因植杖石坐。笑曰。此事如人學(xué)書。點(diǎn)畫可效者工。否者拙。何故如此。未忘法耳。如有法執(zhí)。故自為斷續(xù)。當(dāng)筆忘手。手忘心。乃可也。穎于是默契其旨。良久曰。如石頭曰。執(zhí)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既曰契理。何謂非悟。聰曰。汝以此句為藥語。為病語。穎曰。是藥語。聰呵曰。汝乃以病為藥。又可哉。穎曰。事如函得蓋。理如箭直鋒。妙寧有加者。而猶以為病。茲寔未諭。聰曰。借其妙至是。亦止明理事而已。祖師意旨智。識(shí)所不能到。矧事理能盡乎。故世尊曰。理障礙正知見。事障能續(xù)生死。穎恍如夢覺。曰如何受用。聰曰語不離窠臼。安能出蓋纏。穎嘆曰。才涉唇吻。便落意思。皆是死門。終非活路。即日辭去。過京師。寓止駙馬都尉李端愿之園。日夕問道。一時(shí)公卿多就見。聞其議論。隨機(jī)開悟。李公問曰。人死識(shí)歸何所。答曰。未知生。焉知死。李公曰。生則端愿已知。曰。生從何來。李公擬議。穎揕其胸。曰。秖在這里。思量個(gè)什么。對(duì)曰。會(huì)也。只知貪程。不覺蹉路。穎拓開曰。百年一夢。又問。地獄畢竟是有是無。答曰。諸佛向無中說有。眼見空華。大尉就有中覓無。手??水月。堪笑。眼前見牢獄不避。心外見天堂欲生。殊不知。欣怖在心。善惡成境。大尉但了自心。自然無惑。進(jìn)曰。心如何了。答曰。善惡都莫思量。又問。不思量后。心歸何所。穎曰。且請(qǐng)?zhí)練w宅。穎東游初。住舒州香爐峰。移住潤州因圣。太平隱靜。明雪竇。又移住金山龍游寺。嘉祐四年除夕。遣侍者持書。別揚(yáng)州刁景純學(xué)士。曰。明旦當(dāng)行。不暇相見。厚自愛。景純開書大驚。曰當(dāng)奈何。復(fù)書決別而已。中夜候吏報(bào)。揚(yáng)州馳書。船將及岸。穎欣然遣撾鼓。升座敘出世本末。謝裨贊叢林者。勸修勿怠。曰吾化。當(dāng)以賢監(jiān)寺次補(bǔ)。下座。讀景純書畢。大眾擁步。上方丈。穎跏趺。揮令各遠(yuǎn)立。良久乃化。五年元日也。閱世七十有二。坐五十有三夏。穎英氣壓諸方。薦福懷禪師。誦十玄談。至祖意。穎曰。當(dāng)曰十圣未明此旨。特以聲律不恊。故耳。三賢十圣序。不如是。懷曰。宗門無許事。穎熟視。以手畫按。作十字曰。汝識(shí)此字乎。汝以謂甑箅耳。懷無能言穎。拂衣去。曰。我要與汝斗死。生吾不敵汝也。 贊曰。東坡曰。佛法浸遠(yuǎn)。真?zhèn)蜗喟?。寓言指法。大率相似。至于二乘禪定。外道神通。非我肉眼所能勘驗(yàn)。然臨死生禍福之際。不容偽矣。吾視穎之謝世。無以異人適城市之易。然真大丈夫也哉。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shí)篇第十之一
釋曇穎,字達(dá)觀。
姓丘氏,錢塘人。
得法谷隱聰
穎性爽直,語言率真。
取譬曉人,以近喻遠(yuǎn)。
聞所開示,類皆世緣俗諦,或雜嵬瑣諧譚。
嘗以事斥一僧去,每升堂輒追念舊惡,慢詈累日,有一僧心非之,竟詣?wù)墒?,面?shù)穎過,穎頷之而不言,而僧因從此悟去,乃以信香嗣穎法。
穎有文采,名人多與之游。
主雪竇時(shí),梅堯臣送之詩曰:“朝從雪竇請(qǐng),暮卷雪衲輕。
莫問居士病,自從他方行。
吳霜點(diǎn)髭根,海鳥隨眾迎。
安隱彼道場,萬事都忘情。
”“處山無厭山,林鳥正關(guān)關(guān)。
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間。
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還。
聞?dòng)^滄海,高峰峻亦攀。
”穎嘗游上雪竇,亦有詩曰:“下雪竇游上雪竇,過云峰后望云峰。
如趨仙府經(jīng)三島,似入天門徹九重。
無日不飛丹洞鶴,有時(shí)忽起隱潭龍。
只應(yīng)奉詔西歸去,此境何由得再逢。
”政和五年,建亭于山麓,以憩行人。
穎又有《四明十題》,梅堯臣和之,并見《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