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維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玿(1621年7月8日—17世紀(jì)),字郎玉,號豫充,河南開封府鄭州滎澤縣人。
李玿是順治二年(1645年)的舉人,三年(1646年)聯(lián)捷進(jìn)士,先在都察院觀政,后獲授沁源知縣,曾分考鄉(xiāng)試取錄解元常大忠,在沁源三年內(nèi)潔己愛民,敦行教化、督促農(nóng)業(yè)、剔除弊政、革絕雜稅,在荒年饑賑救活人民,其時流寇盤據(jù)山林,他洞悉對方情狀,秘密招攬賊人呂虎準(zhǔn)許自新,充當(dāng)向?qū)暑I(lǐng)鄉(xiāng)勇?lián)v破賊人巢穴,擒獲賊人首領(lǐng)馮三,并招撫其馀同黨,縣內(nèi)賴以安寧。
不久他署任沁州知州,人民如一在沁源愛戴他,因得知父親病重而告歸,回鄉(xiāng)后用心侍奉,半年后父親去世,亦孝順對待繼母樊氏,家居三十七年潛心性理,得鄉(xiāng)人尊重,七十九歲才去世,嗣子李士甄任知縣升主事,孫李維坊任通判,李維墧則是舉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6—1673 【介紹】: 清山東新城人,字子底,號西樵山人。順治九年進(jìn)士,授萊州府教授,遷國子監(jiān)助教,擢吏部考功員外郎。以故下獄半年,后得昭雪。與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詩名,號為三王。作品沖和淡泊。詩集初有《表微堂詩刻》,后有《十笏草堂詩選》、《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聞詞》。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六
王士祿,字子底,一字西樵,山東新城人。順治壬辰進(jìn)士,官吏部員外郎。有《考功集》。
詞學(xué)圖錄
王士祿(1626-1673) 字子底,一字伯受,號西樵。山東新城(今桓臺)人。王士禛兄。順治九年(1652)進(jìn)士。選菜州教授,歷官國子監(jiān)助教、吏部主事、員外郎。工詩,弟士祜、土禛從其學(xué),號"濟(jì)南三王"。有《十笏草堂詩選》。詞集名《炊聞詞》。
簡介
康熙甲辰三月,余以磨勘之獄入羈于司勛之署,于時捕檄四出,未即對簿。伏念日月曠邈,不有拈弄,其何以蕩滌煩懣,支距幽憂。憶自髫齒,頗耽詞調(diào),雖未能研審其精妙,聊可藉彼抗墜,通此蘊(yùn)結(jié)。因取《花間》、《尊前》、《草堂》諸體,稍規(guī)撫為之。日少即一二,多或六七,漫然隨意,都無約限。既檢積稿,遂盈百篇,因錄而存之,識時日焉。其間或得之負(fù)手,或得之搖膝,或得之矯首,或得之瞪目,或得之隱幾,或得之面壁,或得之繞廊,或得之倚柱,或得之酒酣,或得之夢破,或得之孤燈之欲燼,或得之晨雞之乍鳴。其文無謂,其緒無端,倫脊難尋,阡陌莫指。誠欲引而遠(yuǎn)之,使此寸心如游絲之飏空,輕鳧之信流,不令與愁相棖觸,故不復(fù)引繩點(diǎn)墨,斷髭落眉耳。讀者循其聲節(jié),逆其行嘆,坐愁之意,故當(dāng)于行間字外,仿佛遇之。儻以之挈溫較韋,擬李比秦,殊自徑庭,亦非仆意之所存也。其客歲使豫道中舊作二十馀篇亦附見焉。曰炊聞?wù)?,兀兀南冠,不殊邯鄲一枕,故取杜陵詩語,斷章而命之也。其文無謂,其緒無端,系之以卮抑又宜矣。王士祿記。
清詩別裁集
字子底,山東新城人。
順治壬辰進(jìn)士,官吏部考功員外郎。
著有《西樵集》。
○西樵,阮亭長兄,阮亭詩學(xué)所從出也。
嘗以非辜下獄,后遭母喪過哀,殉母死。
讀書有特識,謂坊本《子貢詩傳》《申公詩說》并偽書,李維正序行,《津逮秘書》收之,皆誤也。
詩以才情擅長,運(yùn)古而不見使事之跡,一時名家,故應(yīng)斂手。
槜李詩系·卷四十一
字西樵,新城人。官吏部員外。有司勛五種集。

人物簡介

全臺詩
吳彭年(1875~1895),字季篯,浙江馀姚人。
年十八,為諸生。
乙未(1895)春,以縣丞需次臺北,劉永福聞其才,延為幕客,以其熟諳韜略,膽識過人,倚為左右手。
及臺北陷,劉永福慮臺中有失,議兵往,吳彭年慨然請行,率七星旗兵七百,副將李維義佐之,往馳大甲。
苗栗破,吳彭年回彰化,中部戰(zhàn)役,吳彭年多張軍幄,于八卦山之役,中彈卒。
臺南庠生陳鳳昌壯之,灑酒為詩以祭之,越年為之負(fù)骨歸鄉(xiāng)。
連橫《臺灣通史》、吳德功《讓臺記》有傳〖參考:(1)國家圖書館特藏組《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1年12月增訂再版。
(2)程玉鳳《吳彭年徐驤合傳》,南投,臺灣省文獻(xiàn)委員會,1998年。〗。
  吳彭年存詩〈和易實(shí)甫寓臺感懷〉一篇六首,見連橫《臺灣詩乘》,風(fēng)格悲壯,蓋其慷慨赴義,固已蘊(yùn)于詩中。
今據(jù)以校錄。
(吳福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