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曄

相關(guān)人物:共 120 位。
共 1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蔣玄暉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
朱溫心腹。
昭宗東遷,玄暉為樞密使。
受溫旨,殺帝于洛陽。
后溫殺玄暉,貶為兇逆百姓,焚尸都門外以自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涼州姑臧人。
李當子。
昭宗朝,官至尚書右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
永嘉人,俗姓吳,字登封。
多作古調(diào)詩,長于草隸。
聞陸希聲謫宦豫章,往謁之,授五指拔鐙訣,書體遒健。
昭宗召對,于御榻前作書,賜紫方袍。
后謁韓建,薦號曰廣利。
歸故鄉(xiāng),謁錢镠,以客禮延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
天臺人。
依國清寺物外法師學止觀,妙于講說。
時值僖宗、昭宗之世,天下多故,徒眾忽聚忽散,乃隱居天臺山中。
晚傳法于清竦、常操兩人而寂。
后人尊為天臺宗十三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杜陵人,字延秀。
韋澳子。
長于文學,累歷清顯,自禮部員外郎知制誥,正拜中書舍人。
昭宗末,召充翰林學士。
累官戶部侍郎、學士承旨,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19—888 【介紹】: 唐僧。
閩人,俗姓張。
投開元寺出家。
后詣五臺山登戒,學相部律。
住上都,學《凈名經(jīng)》。
后住芙蓉山,謁黃檗山禪師,問答雖多,機宜頓了。
僖宗乾符中,昌化令徐正元召住千頃山慈云院,訓示僧徒之外,惟以禪定為事。
昭宗聞其道化,賜以鹿胎衣。
有《般若經(jīng)品頌偈》、《破邪論》。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七 傳宗科(五)
閩之張氏子也。幼事曇藹師于郡之開元寺。逮冠歲乃薙落。俄受具五臺。而趨逍。以究律部。尋游京師。習凈名經(jīng)等。因嘆曰。頓漸之指。懸絕如此。去依芙蓉山。無所契證。尋謁運禪師于黃檗。獲記莂焉。會昌間。詔廢教。即遁居林谷間。大中初。詔復教。裴公休以相國出尹宛陵。邀致黃檗于府治。以便詢訪。南侍檗左右惟謹。未幾。辭入浙。掛錫姑蘇之報恩寺。一室禪坐。閱二十馀載。足未嘗踰閾。乾符四年。太守周慎嗣承其風。請說法寶林寺。俄徙支硎山。以其靜僻。而悅從之也。五年杭州昌化令徐正元。紫溪鎮(zhèn)將饒京。以千頃山慈云院尤幽夐迎。處方丈中。訓徒之外。但燕嘿而已。然化被吳越。光啟三年。元帥錢公镠。造山供施。且表聞其德于上。詔賜紫衣一領(lǐng)。鹿胎衣五事。文德六年二月。忽雙虹貫堂室。二鹿入寺。法堂梁折。五月疾。召眾別。床上稍垂足引臂。如起行狀。遽寂。世壽七十。僧臘五十六。塔全身于院西隅。
宋高僧傳·卷第十七 護法篇第五
釋楚南。
閩人也。
俗姓張氏。
爰在髫齡冥然跪于父母前訴志出家。
投開元寺曇藹師而受訓焉。
當授經(jīng)法目所經(jīng)睹輒誦于口。
執(zhí)巾侍盥灑掃應(yīng)對。
頗能謹愿。
迨乎冠歲乃落發(fā)焉。
詣五臺登戒。
就趙郡學相部律。
往上都學凈名經(jīng)。
一律一經(jīng)略通宗旨。
則知頓機不甘為漸教縛。
遂往芙蓉山。
根性未發(fā)。
謁黃檗山禪師。
問答雖多機宜頓了。
倏值武宗廢教。
南遂深竄林谷。
大中興教出遇升平。
相裴公休出撫宛陵。
請黃檗出山。
南隨侍由此。
便詣姑蘇報恩寺專行禪定。
足不踰閾僅二十馀載。
乾符四年蘇州太守周慎嗣。
向風請住寶林院。
又請居支硎山。
至五年昌化縣令徐正元。
與紫溪戍將饒京。
同召住千頃慈云院。
訓示禪徒之外。
唯儼然在定逾月。
或浹旬。
光啟三年前兩浙武肅王錢氏。
請下山供施。
昭宗聞其道化賜其鹿胎衣五事。
別赍紫衣。
文德六年二月忽雙虹貫堂室。
二鹿蹶然入寺。
法堂梁折至五月辭眾。
后于禪床垂兩足伸二臂于膝。
奄然而卒。
春秋七十。
僧臘五十六。
遷塔于院西隅。
大順二年壬子歲二月。
宣州孫儒寇錢唐之封略。
兵士發(fā)塔見南全身不散爪發(fā)俱長。
悔罪而去。
南公平昔著般若經(jīng)品頌偈一卷破邪論一卷。
以枝梧異宗外敵見貴于時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20?—882 【介紹】: 唐滎陽人,字臺文。鄭亞子。舉進士第,以書判拔萃擢渭南尉。宣宗時,劉瞻為相,薦入翰林為學士,知制誥。僖宗立,以兵部侍郎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滎陽郡侯。乾符六年,因與盧攜相詬,罷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次年為鳳翔隴西節(jié)度使,時黃巢攻陷東都,統(tǒng)軍大破之。進司空、兼門下侍郎。后因行軍司馬李昌言奪其軍自為留后,乃棄軍去,引疾辭官。詔授檢校司徒、太子太保,罷政事。卒謚文昭。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24—882,—說卒于886 字臺文,排行大,滎陽(今屬河南)人。
桂管防御經(jīng)略使鄭亞之子。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18歲中進士,22歲以書判拔萃登科。
曾任校書郎、渭南尉、萬年令、知制誥、中書舍人、梧州刺史等職。
僖宗、昭宗朝兩次入相。
參與鎮(zhèn)壓黃巢軍。
暴病,卒于隴州,贈太尉。
謚文昭。
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及《唐詩紀事》卷五六等。
史稱“文學優(yōu)深,器量宏恕,美風儀,尤能賦詩。
“(《舊唐書》本傳)有《玉堂集》5卷,失傳。
全唐詩》存詩17首,斷句2,《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2,題1。
唐詩匯評
鄭畋(825-883)字臺文,滎陽(今屬河南)人。會昌二年(842),登進士第,釋褐校書郎、汴宋節(jié)度推官。六年,登書判拔萃科,授渭南尉、直史館。大中中,因父亞與李德裕交厚,廢斥十馀年。咸通中,累遷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戶部侍郎。十年,貶梧州刺史。僖宗即位,召還;乾符元年,拜相。廣明元年,出為鳳翔、隴右節(jié)度使。以抗擊黃巢功,加同平章事,充京西諸道行營都統(tǒng),進檢校司空。赴成都行在,復相,以疾不拜,改太子少保,卒。有《玉堂集》五卷,《鳳池稿草》、《續(xù)鳳池稿草》各三十卷,均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十六首。
全唐詩補逸
鄭畋字臺文,滎陽人。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
畋字臺文。桂管觀察使亞之子。會昌二年進士。乾符中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僖宗上尊號。加中書侍郎。轉(zhuǎn)門下侍郎兼禮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封滎陽郡侯。中和三年復拜司空門下侍郎平章事。罷授檢校司徒太子太保。卒年六十三。贈太尉。又贈太傅。昭宗時追贈司徒。謚文昭。

作品評論

中朝故事
咸通中,中書侍郎平章事劉瞻,以清儉自守,忠正佐時……時路巖、韋保衡恃寵忌之,出瞻為荊南節(jié)度使,中外咸不平之。翰林承旨鄭畋為制詞,略曰:“早以文學疊中殊科,風棱甚高,恭慎無玷。而又僻于廉潔,不尚浮華,安數(shù)畝之居,乃非己有;卻四方之賄,唯畏人知”云云。韋、路大怒,貶畋為梧州刺史。
唐闕史
公(按指鄭畋)之篇什,可以糠秕顏、謝,笞撻曹、劉。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俗姓屈,字明中,臺州臨海(今浙江臨海)人。幼投天臺國清寺出家,18歲受戒,后即住寺。學通三教,尤長于天臺三觀之說。宣宗大中初曾入長安。大中七年(853)作詩送日僧圓珍歸國。后聲聞日隆,遠近求謁,為避喧囂而逃往翠屏山獨棲。昭宗時賜紫衣,后無疾而終。《宋高僧傳》卷二〇有傳。《全唐詩逸》錄詩2句,出《智證大師傳》。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字明中。臨海屈氏子。生則手足有網(wǎng)縵相。逮成童。頗神俊。志篤出家。父母莫之沮。乃事國清寺元璋律師以究研經(jīng)律。年十八獲登具戒。天臺三觀之旨。儒林百氏之書。詩章字畫。槩臻其妙。邦伯輶軒每向風造謁焉。檀幣即回入常住。其徒請畜以備不虞。曰吾恨未能舍頭目髓腦耳。大中初。教法再興。觀朝京師謁集賢學士柳公權(quán)書寺額。得大鐘藏經(jīng)以歸。七年江南薦饑。殍踣相望。僧眾悉就食他往。觀獨禪坐靜室中。謂其徒曰。汝如不死。候秋熟時。當擊磬起我。其徒不敢違。至秋擊磬。定果起。嘗赴鄉(xiāng)里齋。夜雨漲溪。波湍迅涌。難度而遠約二十里所。主人以為觀必不至。而頃刻在坐。略無沾濡泥淖狀。非得神足。惡能爾。聲譽四播。瞻禮日益至。避喧于翠屏山之蘭若焉。久之眾請為州僧正。復陽狂以逃。太守杜雄以其行。聞于朝。詔賜紫伽梨。觀網(wǎng)滋不樂。后以無疾終。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釋清觀。
字明中。
臨海人也。
姓屈氏。
初誕彌手足指間有幕蹼屬相著焉。
佛經(jīng)所謂網(wǎng)漫相也。
迨為童孺神俊挺然。
乃有出塵之志。
遂詣國清寺投元璋律師執(zhí)侍瓶缽。
非父母不沮之。
若迦樓羅鳥啄幾萬重圍矣。
年十八納形俱法。
良由善根深植悟解天然。
臺嶺教文洞明三觀。
兼得深定神異通感皆莫我知少覽百家彌通三教。
仍善屬文長于詩筆。
凡其邦伯輶軒皆響風造謁。
觀則持重若嚴君焉。
見則畏伏。
秖就幾杖以待貴士。
或施財寶皆回入常住。
罄無私畜。
或曰。
貴人所施皆充別施。
何不己用耶。
對曰。
恨未能舍頭目。
況世財乎。
大中初天下寺剎中興。
觀入京請大鐘歸寺鳴擊。
并重懸敕額。
則集賢院學士柳公權(quán)書題也。
柳復有詩序送其東歸。
復請藏經(jīng)歸寺。
大中癸酉江表薦饑殍踣相望。
觀遂并糧食施之。
又山僧物外度荒。
自入室禪定。
謂弟子曰。
汝如不死至禾黍熟時。
當以磬引我出。
果如其言。
明歲方從定起矣。
一旦溪南人命觀齋食。
可去寺二十里馀。
其夜溪澗泛溢無人可渡。
謂觀不來。
頃刻而至且無淹濕。
作用可知也。
人皆異之。
遠近瞻禮日別盈滿。
喧擾可厭。
乃逃往翠屏山蘭若獨棲。
續(xù)天臺山眾列請為僧正。
乃佯狂隱晦。
州牧杜雄遂奏昭宗宣賜紫衣。
觀聞之若愁思不樂。
后無疾而終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池州人。昭宗天復元年,與曹松、劉象、柯崇、鄭希顏同登進士第,年皆七十余,時號“五老榜”。授秘書省正字。后與楊夔、康駢客于田??。卒年約八十左右。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29—? 一作王羽,誤。
歙州(今安徽歙縣)人(一作池州人,恐非是)。
昭宗天復元年(901),禮部侍郎杜德祥知貢舉,特放希羽與劉象、曹松、柯崇、鄭希顏等五人進士及第。
五人年皆老大,時號“五老榜”。
昭宗特下詔授五人官,希羽為秘書省正字。
后與楊夔、康軿、杜荀鶴等為宣州田頵客。
事跡散見《唐摭言》卷八、路振《九國志》卷三、《唐才子傳》卷九。
希羽與詩人杜荀鶴友善。
大順二年(891)荀鶴進士及第,希羽賦詩以賀。
原有詩1卷,《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91 【介紹】: 唐博州武水人,字圣圭。
孫逖五世從孫。
第進士,辟戶部巡官。
歷中書舍人、刑部侍郎、京兆尹。
昭宗討李克用,以揆為兵馬招討制置宣慰副使,既而更昭義軍節(jié)度使,以本道兵會戰(zhàn)。
克用伏兵刀黃嶺,執(zhí)揆,厚禮將用之,揆大罵不屈,克用怒,使以鋸解之,詈聲不輟至死。
共 120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