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謙

共 7 首
寄程嶺程撝謙 元末明初 · 王逢
憶君城南同筆研,別來十載不相見。
好風(fēng)吹我千里行,又得游從永豐縣。
永豐縣前山崇牙,永豐溪頭水齧沙。
栗留亂叫格磔語,庭雪落盡櫻桃花。
(一作遙)知肥遁云深里,猩聞酒香屐折齒。
青草陂塘魚噞喁,黃泥茇舍蠶眠起。
尊翁(其父名楨)頒白棄手板,弟郎羈貫親文史。
滄浪或接莞爾笑,空谷只待跫然喜。
我亦長歌求友章,時(一作昨)復(fù)夢對月滿床。
明河垂地斗轉(zhuǎn)曙,蔣家尖刺青微茫。
三樓巖,六峰石,釋楊仙陳此其宅。
洞歌幼眇天唄殷,木蜜甘馨土瓜白。
安得胎禽各一只,下上煙霞縱心跡,卻過程嶺論程易。
六書變滅同云霞,后有作者誰專家?
考亭先師昔志此,老弗及為猶嘆嗟。
君生遠在考亭后,執(zhí)策無從道何授。
力窺篆隸著明言,百世重是清門胄。
陰陽垂象日月懸,宮徵迭奏聲相宣。
神融理得非偶爾,旁暢曲通因自然。
荒墳斷簡科斗蠹,猛雷破石天書露。
昔人辨鑒極微茫,非君孰得知其故。
文章與世相推移,道在勿憂知者稀。
休風(fēng)一散久當復(fù),我已識子窮幾微。
時時灑翰寫胸臆,巧匠旁觀慘無色。
短梭掛壁風(fēng)雨來,古劍騰波百靈泣。
往代揚雄空好奇,閉屋草《玄》頭盡絲。
至理無聞世無補,更千萬語今何為?
趙君趙君當自惜,持此自可垂金石。
圣賢墜學(xué)久寥寥,上帝毋令六丁得。
女媧立極斷鰲足,羲畫之先無刻木。
始觀鳥跡制文字,夜鬼哭天天雨粟。
篆隸變化生八分,行草復(fù)作何紛紛。
六書古制既茫昧,載籍況遭秦火焚。
后之作者不可數(shù),形聲寥寥眇千古。
更論得法神妙間,自信臨池心獨苦。
君居于越文獻邦,家藏金石書滿窗。
磨穿青州老未已,萬斛巨鼎疇能扛。
吳興宗人已物故,浙河?xùn)|西誰獨步。
君今有志繼絕學(xué),砥柱中流見孤注。
剡溪百番冰雪光,玄霜一斗松煤香。
滿堂賓客看揮灑,風(fēng)雨颯颯龍鸞翔。
我嗟涂鴉手如棘,屢欲從君問奇畫。
君還許我載酒來,我捧千鐘勞君筆。
關(guān)中汲古有二士,郭髯趙崡俱嵯峨。
伊余南冠系請室,攤書晝臥如中魔。
郭生示我華山碑,欲比七發(fā)捐沉疴。
展碑撫卷忽起坐,再三嘆息仍摩挲。
桓靈之際文頗盛,六經(jīng)刻石正繆訛。
開陽門外講堂畔,車輛觀寫肩相摩。
鴻都學(xué)生競蟲鳥,宣陵孝子群鸛鵝。
石渠白虎事已遠,皇羲篇成世則那。
此碑傳自延熹載,石經(jīng)未立先鐫磨。
丈人行可逼秦相,一飯禮本先光和。
郭香香察未遑辨,但見濃點兼纖波。
鋒刃屈折陷鐵石,嶄巖高下連巀嵯。
古來書佐擅筆妙,后代學(xué)士徒口呿。
久嗟石趺毀赑屃,卻喜紙本纏蛟蛇。
墨莊舊物落髯手,如出周鼎獲晉犧。
身領(lǐng)僮奴雜裝治,手與心眼爭煩捼。
靈偃湘帙巧純緣,史明牙簽細刮磋(惠靈偃史明郭氏僮也)。
收藏定可厭鄴架,鑒賞況復(fù)窮虞戈。
我昔遣祭人太學(xué),肅拜石鼓拂臼科。
依稀二百七十字,維鱮貫柳存無多。
晴窗歸模古則卷(家藏石鼓文是趙古則本),按節(jié)自誦昌黎歌。
去年登岱訪古跡,開元八分半齾齹。
俗書刊落許公頌,斕班漫漶馀蝤蝸。
風(fēng)霜兵火恣殘蝕,此本疑有神護訶。
圣世文章就熸熄,珠囊儒雅失網(wǎng)羅。
舞書不顧經(jīng)若典,破體豈論隸與蝌。
兔園村老議軒頡,乳臭兒子評丘軻。
舛駮指日還見十,囂凌祀海寧先河。
少小亦思略識字,沉淪俗學(xué)悲喎唆。
況聞中原戰(zhàn)群盜,盜竊名字紛么么。
搜金剔玉殫屋壁,崩崖焚闕傾山河。
汲冢書門遍烽燧,祈年岣嶁難經(jīng)過。
每憐耆舊委榛莽,誰集金石凌坡陁。
郭髯連蹇趙崡死,老夫頭白空唫哦。
還碑梯幾意惝恍,髯乎髯乎柰爾何。
⑴ 趙崡字子函盩厔人集錄金石著石墨鐫華
⑵ 洪適云東漢循王莽之禁人無二名郭香察書者察涖他人之書爾小歐陽以為郭香察所書非也
春仲經(jīng)筵(乾隆己亥)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經(jīng)筵雨歲闕臨諸,撫帙猶然意戚予。
祝閱大祥應(yīng)講習(xí),相將精義繹經(jīng)書。
先勞勞更期無倦,上下下斯光有馀(是曰論語進講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易經(jīng)進講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予所制御論于論語則以為夫子此言為有司親民者而發(fā)而人君為政之道實不外此臣之勞在身君之勞在心于易經(jīng)則以為自上下下二語非止申明損上益下蓋言為上者當不自恃崇高應(yīng)虛已撝謙尊賢納諫乃由上以下其下其道有弗大光者乎雖文臣皆以為確論而斯之猶未能信耳)。
著論聊因抒已見,盈庭咨爾莫虛譽。
⑴ 丁酉戊戌兩年未舉經(jīng)筵之典茲已踰大祥進講惟允雖戚未能忘而禮不敢過也
山水中開文獻邦,明流竹箭世無雙。
回波記得秋香詠,更向煙蘿問墨窗(管訥《題趙撝謙墨窗》詩:「君居于越文獻邦,家藏金石書滿窗?!构苡小肚锵惆僭仭贰#?/span>。
曾讀昌黎石鼓歌,千年殘碣未銷磨。
鄉(xiāng)邦留得烏山卷,十丈霞光起篆蝌趙古則有《石鼓文音注》,吳坦、鄭真王直為之跋,詳見《鐵網(wǎng)珊瑚》及王文端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