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毛奇齡

相關人物:共 41 位
共 4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東川人。擢進士第。官新鄉(xiāng)尉。有詩集一卷。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90?—754? 郡望趙郡(今河北趙縣),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登進士第,曾官新鄉(xiāng)尉。辛文房《唐才子傳》云是東川人,誤。近世承之,定其為四川三臺(一說,云南會澤)人,訛誤尤甚。參稽李頎詩歌,知為河南潁陽(今河南登封)一帶人。東川實指潁水一支流。頎有別業(yè)在其旁,入仕前后均久居于此。后人因多稱“李東川”。李頎早年出入兩京,結交貴游,希冀用世。不成,乃閉戶10年,折節(jié)讀書。及第、釋褐后,可能先任朝中卑職,繼授新鄉(xiāng)尉,因久不得調,憤而歸隱,直至去世。隱居時于學佛讀經(jīng)、求仙煉丹頗為醉心。生平見《唐才子傳》卷二,今人譚優(yōu)學《李頎行年考》(見《唐詩人行年考》)、傅璇琮《李頎考》(見《唐代詩人叢考》)。李頎為盛唐著名詩人,其邊塞詩、人物素描詩、音樂詩、詠史懷古詩等均有佳作。尤擅七律、七古二體。七律7首,乃該體發(fā)展成熟時期之佳構,形式規(guī)范,聲調洪亮,風格朗暢,尤為明人所尊崇。高柄認為其體“聲調最遠,品格最高”,“足為萬世法程”(《唐詩品匯》卷二)。王世貞稱之為盛唐四位七律能手之一(《藝苑卮言》卷四)。前后“七子”無不摹擬仿作,故沈德潛云:“明嘉、隆諸子專尊李頎”(《說詩晬語》)。李頎七古氣勢奔放,跌宕多姿,“轉接奇橫”(《三唐詩品》),酣暢恣肆。胡應麟將其與高適、岑參、王維并稱,視為李、杜前盛唐之代表作家(《詩藪》內編卷三)。清王闿運認為其七古兼具盧仝之奇峭,白居易之淺近,李、杜之宏贍(《湘綺樓說詩》卷六)。綜而言之,李頎詩歌麗而不縟,豪不失粗,“風骨高華”(《詩藪》內編卷四),“骨秀神清”(《三唐詩品》卷二),無愧為盛唐名家?!?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卷。《全唐詩續(xù)拾》補詩2首,斷句2。
唐詩匯評
李頎(?—約751),籍貫不詳。開元二十三年(735)登進士第,授新鄉(xiāng)尉。去職,歸隱潁陽(今河南登封西南)之未川。天寶八載秋,高適授封丘尉,頎有詩送之。天寶十三、十四載殷璠編《河岳英靈集》,謂頎“只到黃綬”。頎工詩,尤以邊塞詩著稱。與王昌齡、崔顥、綦毋潛、岑參、王維、高適等交游,時輩咸重之。有《李頎詩》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三卷。

作品評論

河岳英靈集
頎詩發(fā)調既清,修辭亦繡。雜歌咸善,玄理最長。至如《送暨道士》云“大道本無我,青春長與君”,又《聽彈胡笳聲》云“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足可歔欷,震蕩心神。惜其偉才,只到黃緩,故論其數(shù)家,往往高于眾作。
容齋隨筆
歐陽公好稱誦唐嚴維詩“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及楊衡“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句,以為不可及。予絕喜李頎詩云:“遠客坐長夜,雨聲孤寺秋。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鼻易骺蜕孢h,適當窮秋,暮投孤村古寺,中夜不能寐,起坐凄側,而聞檐外雨聲,其為一時襟抱,不言可知。而此兩句十字中,盡其意態(tài),海水喻愁,非過語也。
《唐詩品》
頎詩意主渾成,遂無斫練,然情思清澹,每發(fā)羽調。七言古詩善寫邊朔氣象,其于玄理間出奇秀。七言律體如《送魏萬》、《盧司勛》、《浚公山池》等作,可謂翛然遠意者也。
《批點唐音》
李頎不善五言,而善七言,故歌行與七言律皆有高處。
藝圃擷馀
李頎七言律最響亮整肅。
詩藪
李律僅七首,惟“物在人亡”不佳。“流澌臘月”,極雄渾而不笨;“花宮仙梵”,至工密而不纖。“遠公遁跡”之幽,“朝聞游子”之婉,皆可獨步千載。
唐詩選
七言律體,諸家所難,王維、李頎頗致其妙,即子美篇什雖眾,憒焉自放矣。
唐詩鏡
李頎七律,詩格清煉,復流利可誦,是摩詰以下第一人。
唐音癸簽
盛唐名家稱王、孟、高、岑,獨七言律祧孟,進李頎,應稱王、李、岑、高云。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新鄉(xiāng)七古,每于人不經(jīng)意處忽出異想,令人心賞其奇逸,而不知其所從來者。新鄉(xiāng)七律,篇篇機宕神遠,盛唐妙品也。
《詩源辨體》
李頎五言古平韻者多雜用律體,仄韻者亦多忌鶴膝。七言古在達夫之亞,亦是唐人正宗。五七言律多入于圣矣。
《詩源辨體》
王元美云:七言律,李有風調而不甚麗,岑才甚麗而情不足,王差備美。愚按……李較岑、王,語雖熔液,而氣稍劣。后人每多推之者,蓋由盛唐體多失粘,諷之則難諧協(xié),李篇什雖少,則篇篇合律矣。
《唐詩評選》
盛唐之有李頎,猶制藝之有袁黃,古文詞之有李覯,朽木敗枝,區(qū)區(qū)以死律縛人。
圍爐詩話
李頎五律高澹,大勝七律,可與祖詠相伯仲。
詩筏
唐李頎詩雖近于幽細,然其氣骨則沉壯堅老,使讀者從沉壯堅老之內領其幽細,而不能以幽細名之也。唯其如此,所以獨成一家。
《唐七律選》
舊盛唐名家多以王孟、王岑并稱,雖襄陽、嘉州與輞川并肩而不并,然尚可并題。至嘉、隆諸子以李頎當之,則頎詩膚俗,不啻東家矣。明詩只存體面,總不生活,全是中是君惡習,不可不察也。
師友詩傳錄
唐人七言律,以李東川、王右丞為正宗,杜工部為大家,劉文房為接武。
《唐詩箋要》
東川詩典瞻風華,兼復音調句亮,盛唐能手。
《歷代詩法》
新鄉(xiāng)長于七字,古詩、今體并是作家。其蘊氣調辭,含毫瀝思,緣源觸勝,別有會心。向來選家徒以音節(jié)高亮賞之,乃牝牡驪黃之見耳。
《唐詩別裁》
東川七律,故難與少陵、右丞比肩,然自是安和正聲。
自明代嘉、隆諸子奉為圭臬,又不善學之,只存膚面,宜招毛秋晴太史之譏也。
然譏諸子而痛掃東川,毋乃因噎而廢食乎?
《唐詩別裁》
東川比高、岑多和緩之響。
石洲詩話
東川七律,自杜公而外,有唐詩人,莫之與京。徒以李滄溟揣摹格調,幾嫌太熟。然東川之妙,自非滄溟所能襲也。
石洲詩話
東川句法之妙,在高、岑二家上。高之渾厚,岑之奇峭,雖各自成家,然俱在少陵籠罩之中。至李東川,則不盡爾也。學者欲從精密中推宕伸縮,其必問津于東川乎!
《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李頎賦筆輕新,以作七律,流麗婉潤,自覺勝人。所垂七篇,盡為濟南標錄。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李東川摛詞典則,結響和平,固當在摩詰之下,高、岑之上。
《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李東川七言古詩,只讀得《兩漢書》爛熟,故信手揮灑,無一俗料俗韻。
昭昧詹言
東川纏綿,情韻自然深至,然往往有痕。于鱗以東川配輞川,姚先生以為不允。東川視輞川,氣體渾厚微不及之,而意興超遠則固相近。
《海天琴思錄》
李東川五七古俱卓然成家,滄溟獨取其七律,非作者知己者。
《批唐賢三昧集》
李東川七律為明代七子之祖,究其容貌相似,神理猶隔一黍。
《唐詩三百首續(xù)選》
東川七律風骨凝重,聲韻安和,足與少陵、右丞抗行,明代李于鱗深得其妙。
三唐詩品
五言其源出于鮑明遠,發(fā)言清雋,骨秀神清,雖偶泛弦中,仍復自然合奏。七言變離,開闔轉接奇橫,沉郁之思,出以明秀,運少陵之堅重,合高、岑之渾脫,高音古色,冠絕后來。
《詩學淵源》
(欣)古詩猶是齊梁一體,獨七言樂府雄渾雅潔,一片神行,與崔顥同一機杼,而使事寫懷,或且過之矣。

人物簡介

簡介
《高麗史》:“字耆之,西河人,以文鳴世,屢試不第。
鄭仲夫之亂,闔門遭禍。
椿脫身僅免卒,窮天而死。
任老集遺稿為六卷,目曰西河先生集,行于世”。
生于高麗毅宗執(zhí)政初期,卒于明宗執(zhí)政后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大鴻。諸生。工詩文,性豪雋,有古俠風。輯有《東林始末》。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一
蔣平階,字大鴻,江南華亭人。
清詩別裁集
字大鴻,江南華亭人。
槜李詩系·卷二十八
平階,初名雯階,字斧山,號大鴻,自稱杜陵生,華亭人。
入庠嘉善,游陳子龍之門。
國初移居嘉興,后徙越中卒。
其詩摹仿盛唐,曾寓書于予云:時趨俚俗,正響寂寂。
仆與同郡計子山、陽羨陳其年、蕭山毛大可、錢塘丁藥園輩,獨持雅宗,環(huán)視天下,可與言詩者,斯人而已。
忽遇南疑,居然同調,樂可言耶!
其持論嚴整如此。
詩集甚夥,予特錄其寓禾諸什,亦窺豹之一斑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6—1683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吳江人,字長孺,號愚庵。
明諸生。
入清,棄科舉。
學問長于說經(jīng),與錢謙益、吳偉業(yè)、朱彝尊、毛奇齡、萬斯同等都有交往,與徐乾學亦相酬答,深得一時名流切磋之益。
有《尚書埤傳》、《禹貢長箋》、《詩經(jīng)通義》、《讀左日鈔》等著作,又為杜甫、李商隱兩家詩作注,另有《愚庵小集》。
詞學圖錄
朱鶴齡(1606-1683) 字長孺,號愚庵。江蘇吳江人。明諸生。穎敏好學,初專力詞賦,嘗箋注杜甫、李商隱詩,故所作頗出入二家。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輟,行不識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謂之愚,遂自號愚庵。及與顧炎武友,思覃力于經(jīng)學,頗有造詣。著述甚富,有《愚庵詩文集》及《讀左日鈔》14卷,《禹貢長箋》12卷,《春秋集說》22卷,《詩經(jīng)通義》20卷,《易廣義略》4卷,及《尚書埤傳》17卷。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五
朱鶴齡,字長孺,號愚庵,吳江人。有《愚庵小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0—1688 【介紹】: 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稚黃,后更名驃,字馳黃。
陳子龍、劉宗周弟子。
明諸生。
工詩,為西泠十子之首。
與毛際可、毛奇齡齊名,時稱“浙中三毛,文中三豪”。
所作不涉時事,一生不出里門。
精音韻學。
有《歊景樓詩》、《聲韻叢說》、《東苑詩鈔》、《思古堂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三
毛先舒,初名骙,字稚黃,錢塘人。有《東苑詩鈔》、《思古堂集》。
詞學圖錄
毛先舒(1620-1688) 字稚黃,初名骙,字馳黃。
仁和人。
明諸生。
父歿后即棄舉子業(yè),不以仕進為意。
入清,常與志同道合之友張丹、沈謙登南樓舒嘯高吟,時稱"南樓三子"。
中年多病,久困草薦,鄉(xiāng)人戲呼為"草薦先生"。
詩文與毛奇齡、毛際可齊名,有"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之譽。
又與沈謙、張丹、丁澎等并稱"西泠十子"。
其文善持議論,其詩大抵音調瀏亮,有明前后七子之馀風,亦能為香奩體、西昆體。
又工詞,小令尤善留馀,以用"瘦"字妙絕,人呼為"毛三瘦"。
有《思古堂十四種書》。
詞集名《鸞情集選填詞》。
清詩別裁集
字稚黃,浙江仁和人。有《東苑詩鈔》?!稹?a target='_blank'>漁洋詩話》:“余喜毛稚黃《西施絕句》云:‘別有深恩酬不得,對君歌舞背君啼?!艘馕唇?jīng)前人道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3—1699 【介紹】: 清四川新繁人,費經(jīng)虞子,字此度,號燕峰。
少時遠赴云南,奉父歸蜀。
后因戰(zhàn)亂,奉父流寓泰州。
其父邃于經(jīng)學,密盡傳父業(yè)。
又奉孫奇逢為師,與王復禮、毛甡、閻若璩為友。
工詩文,究心兵農禮樂等學,以教授、賣文為生。
當?shù)罃M舉鴻博,薦修明史,皆力辭。
有《弘道書》、《燕峰詩鈔》、《古今篤論》、《中旨定錄》等,其《荒書》紀蜀亂,載清兵屠殺川北居民事甚詳。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三
費密,字此度,號燕峰,新繁人。有《燕峰集》。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二
方孝,字舜瞿,姓王氏,江都人也。
投白云院雪石薙染,受具于天寧永禮。
參豁堂得悟,遂受記莂。
康熙十一年,繼席凈慈,住寺三十年,建堂筑室。
以拾趿而升,一望山半無闕焉。
寂于康熙三十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壽七十六,臘五十四,毛奇齡為之塔志,并見寺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89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志伊,一字爾器,初字征鳴,號托園。
康熙十八年應博學鴻儒科,列二等,授檢討,充纂修《明史》官。
與李因篤、毛奇齡等為友。
顧炎武亦服其“博聞強記”。
有《十國春秋》、《周禮大義補》、《山經(jīng)廣注》、《托園詩文集》等。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二
吳任臣,字志伊,仁和人。諸生??滴跫何凑僭嚥W鴻詞,授檢討。
維基
吳任臣(1628年—1689年),原名鴻往,字徵鳴,后更名任臣,更字志伊,一字爾器,號托園,福建平海衛(wèi)(今莆田市秀嶼區(qū)平海鎮(zhèn))人,清代官員、學者。早年隨父徙居浙江仁和(今杭州市),幼好學,十歲誦古文,好讀奇書,為諸生,考試均名列第一。張治愛其才??滴跏四辏?679年)由內閣中書王榖振薦舉,舉博學鴻詞科,試列二等,授翰林院檢討,承修《明史·歷志》?!?a target='_blank'>清史稿》載:“當時詞科以史才稱者,朱彝尊、汪琬、吳任臣及耒(潘耒)為最著?!笨滴醵四辏?689年)分修《律歷志》,因工作過勤,連續(xù)四十天不眠不休,以舊疾復發(fā),僵仆卒于車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2—1708 【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字慶百,一字星叟。
諸生。
家多藏書,每登樓而去其梯,專心閱讀。
康熙十八年舉鴻博,未中。
在京師與毛奇齡等館大學士馮溥邸第,稱“佳山堂六子”。
工詩文,熟于明代史事。
為人疏放,而見識深遠。
清初東南文士沿明季余習,喜結社,農祥拒不參加。
后清廷嚴禁結社,人始服其先見。
有《梧園集》。
晚晴簃詩匯·卷四十六
吳農祥,字憂百,號星叟,錢塘人。諸生??滴跫何磁e博學鴻詞。有《梧園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3—1708 【介紹】: 清浙江遂安人,字會侯,號鶴舫。
順治十五年進士,授彰德府推官,歷城固、祥符等知縣,興水利,禁橫暴,所至有善政。
在浙江與毛奇齡齊名,學問不及奇齡之博,文章則在奇齡之上。
又能畫。
有《春秋三傳考異》、《安序堂文鈔》、《松皋詩選》、《拾余詩稿》、《浣雪詞鈔》。
晚晴簃詩匯·卷三十
毛際可,字會侯,號鶴舫,遂安人。順治戊戌進士,授彰德推官,遷祥符知縣。康熙己未舉博學鴻詞。有《松皋詩選》。
共 4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