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相關人物
王弼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鐘會傳》
「會嘗論易無互體、才性同異。及會死后,于會家得書二十篇,名曰道論,而實刑名家也,其文似會。初,會弱冠與山陽王弼并知名。弼好論儒道,辭才逸辯,注《易》及《老子》,為尚書郎,年二十馀卒?!鼓铣?#183;裴松之注:「弼字輔嗣。何劭為其傳曰:弼幼而察慧,年十馀,好老氏,……弼天才卓出,當其所得,莫能奪也。性和理,樂游宴,解音律,善投壺。其論道傅會文辭,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頗以所長笑人,故時為士君子所疾。弼與鐘會善,會論議以校練為家,然每服弼之高致。何晏以為圣人無喜怒哀樂,其論甚精,鐘會等述之。弼與不同,以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然則圣人之情,應物而無累于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復應物,失之多矣。弼注易,潁川人荀融難弼大衍義。弼答其意,白書以戲之曰:「夫明足以尋極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顏子之量,孔父之所預在,然遇之不能無樂,喪之不能無哀。又常狹斯人,以為未能以情從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足下之量,雖已定乎胸懷之內(nèi),然而隔踰旬朔,何其相思之多乎?故知尼父之于顏子,可以無大過矣?!瑰鲎⒗献?,為之指略,致有理統(tǒng)。著道略論,注易,往往有高麗言。太原王濟好談,病《老》、《莊》,常云:「見弼易注,所悟者多?!?/span>

例句

輔嗣外生還解易,惠連群從總能詩。 李嘉祐 與從弟正字從兄兵曹宴集林園

輔嗣俄長往,顏生即短辰。 褚亮 傷始平李少府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