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大筆(大筆)  拼音:dà bǐ
1.尊稱他人的書法或文字。《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得老先生大筆,小弟也可借以不朽了?!?br />2.寫大字的毛筆。如:「這筆太小了,可否借只大筆給我?」
3.大批、大宗。如:「這是大筆錢哪,不是小數(shù)目?!?/div>
《國語辭典》:椽筆(椽筆)  拼音:chuán bǐ
晉代王珣夢見有人給他一只粗大如椽的筆,便認(rèn)為將有大手筆的事發(fā)生。不久果然皇帝駕崩,因?yàn)橥醌懳墓P極佳,所有的哀冊謚議,皆由王珣草擬。見《晉書。卷六五。王導(dǎo)傳》。后用以稱贊人文筆出眾?!读凝S志異。卷四。羅剎海市》:「先生文學(xué)士,必能衙官屈、宋。欲煩椽筆賦『海市』,幸無吝珠玉。」
《漢語大詞典》:玉字
(1).刻于玉上的文字,多指仙道書的內(nèi)容。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庚子,﹝ 禹 ﹞登 宛委山 ,發(fā)金簡之書,案金簡玉字,得通水之理?!?南朝 梁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金簡玉字之書,玄霜絳雪之寶,俗士所不能窺,學(xué)徒不敢輕慕?!?宋 陸游 《游學(xué)射山遇景道人》詩:“若人真我友,玉字當(dāng)共讀?!?br />(2).對他人文字的美稱。 唐 李白 《洞庭醉后送呂使君杲流澧州》詩:“贈劍刻玉字, 延平 兩蛟龍。”
《漢語大詞典》:郡志
地方志的一種。記錄一郡山川、物產(chǎn)、人文等情況的書。 宋 范成大 著有吳郡志。 清 方文 《山行八詠·東古山》:“郡志名 東古 ,村人號 比山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古無類書,無字書,又無字匯,故《三都》《兩京》賦,言木則若干,言鳥則若干…… 洛陽 所以紙貴者,直是家置一本,當(dāng)類書、郡志讀耳?!?/div>
《國語辭典》:集句  拼音:jí jù
雜集古人句以成詩。如:「集句詩」。宋。陳師道《后山詩話》:「王荊公暮年喜為集句,唐人號為四體?!?/div>
《漢語大詞典》:麟書(麟書)
即麒麟書。后為對別人文字的尊稱。 清 魏象樞 《哭刁蒙吉先生十一月二十九日訃至為位于授經(jīng)堂哭之》詩:“鴈字投交辛丑后,麟書絶筆戊申前?!眳⒁姟?麒麟書 ”。
《漢語大詞典》:麒麟書(麒麟書)
書體名。相傳為 孔子 弟子作。 唐 韋續(xù) 墨藪·五十六種書:“麒麟書者, 魯 西狩獲麟, 仲尼 反袂拭面,稱‘吾道窮’,弟子 申 為素王紀(jì)瑞所製書?!?/div>
《漢語大詞典》:刊章
刪去告發(fā)人姓名的捕人文書。后漢書·黨錮傳·張儉:“鄉(xiāng)人 朱并 ,素性佞邪,為 儉 所棄, 并 懷怨恚,遂上書告 儉 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於是刊章討捕?!?李賢 注:“刊,削。不欲宣露 并 名,故削除之而直捕 儉 等。”晉書·刑法志:“將亡之國,典刑咸棄,刊章以急其憲,適意以寬其網(wǎng), 桓 靈 之季,不其然歟!” 明 王志堅(jiān) 《表異錄·國制》:“刊章,刊落姓名而下其章也。” 清 黃遵憲 《逐客篇》詩:“刊章指名捉,逋逃萃淵藪?!?/div>
《漢語大詞典》:盛藻
華美的辭藻。多用作對別人文章的美稱。 晉 陸機(jī) 《文賦》序:“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 二祖 、 陳王 ,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緯文,以文被質(zhì)?!?span id="i7hoenm"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 宋玉 、 屈原 ,激清風(fēng)於 南楚 , 嚴(yán) 、 鄒 、 枚 、 馬 ,陳盛藻於 西京 ?!?/div>
《漢語大詞典》:錦翰(錦翰)
猶錦筆。對他人文章的美稱。 唐 鄭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xiàn)詩》之四:“愿奉輿圖泰,長開錦翰裁?!?/div>
《漢語大詞典》:文軸(文軸)
借指文章。因古人文章多裝成卷軸,故云。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三:“有舉子投卷,誤與 德裕 ,舉子即悟,復(fù)請之曰:‘文軸當(dāng)與及第 李評事 ,非公也?!?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術(shù)智·陳子昂》:“﹝ 陳子昂 ﹞以文軸徧贈會者,一日之內(nèi),聲華溢都下。”
《漢語大詞典》:掩著(掩著)
謂掩蓋剽竊他人文章的痕跡。 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言公中:“然而不能不恫心於竊之者,蓋穿窬胠篋之智,必有竄易更張,以就其掩著,而因以失其本指也?!?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言公中:“君子惡夫盜人之言,而遽鏟去其跡,以遂掩著之私也?!?/div>
《國語辭典》:艾氣(艾氣)  拼音:ài qì
1.艾,指三國時(shí)有口吃毛病的鄧艾。因此以「艾氣」嘲諷人口吃。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三○:「士人口吃,劉貢父嘲之曰:『本是昌徒,又為非類,雖無雄才,卻有艾氣?!簧w周昌、韓非、揚(yáng)雄、鄧艾皆口吃也?!?br />2.艾草所發(fā)出的氣味。宋。洪邁《夷堅(jiān)支志丁。卷八。趙三翁》:「時(shí)方盛暑,俾就屋開三天窗,放日光下射,使頓仰臥,揉艾遍鋪腹上,約十?dāng)?shù)斤,乘日光炙之。移時(shí),熱透臍腹,不可忍;俄腹中如雷鳴,下泄,口鼻間皆濃艾氣,乃止?!顾?。龍袞《江南野錄》:「性好謔浪,有投贄荒惡者,使妓炷艾熏之。俟來,嗅曰:『子之卷軸何多艾氣也?』」
《國語辭典》:艾艾  拼音:ài ài
三國時(shí)魏國的鄧艾患有口吃,每次說到自己時(shí),連說艾艾。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后用以形容人口齒不清晰,說話不流利。
分類:口吃謔稱
《漢語大詞典》:調(diào)判(調(diào)判)
謂根據(jù)某人文理優(yōu)長的特點(diǎn)調(diào)選判官。舊唐書·崔戎傳:“ 戎 舉兩經(jīng)登科,授太子校書,調(diào)判入等,授 藍(lán)田 主簿,為藩鎮(zhèn)名公交辟?!?/div>
《漢語大詞典》:政治地理學(xué)
人文地理學(xué)分支之一。研究政治現(xiàn)象空間分布的科學(xué)。內(nèi)容包括國家的領(lǐng)土、疆界、首都、行政區(qū)劃,以及國際政治關(guān)系的格局及其發(fā)展變化等,為國家的政治決策、國際事務(wù)等工作提供依據(jù)。
《漢語大詞典》:文剪公
指剪貼拼湊別人文章以成文的人。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立此存照(三)》:“我情愿做一回‘文剪公’,因?yàn)槭虑楹臀恼露加幸馑?,太刪節(jié)了怕會索然無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