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4詞典 4分類詞匯 90
《國語辭典》:行軍(行軍)  拼音:xíng jūn
1.用兵打仗?!豆茏?。小問》:「請問行軍襲邑,舉錯(cuò)而知先后,不失地利,若何?」?jié)h。賈誼 過秦論:「深謀遠(yuǎn)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shí)之士也?!?br />2.軍事部隊(duì)基于作戰(zhàn)、訓(xùn)練及行政等要求所行的地面運(yùn)動(dòng)。
《國語辭典》:行營(行營)  拼音:xíng yíng
1.出征時(shí)的軍營或特指統(tǒng)帥出征時(shí)辦公的地方。北周。庚信 詠畫屏風(fēng)詩二五詩之一六:「淺草開長埒,行營繞細(xì)廚?!固?。劉長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時(shí)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jié)度李侍郎中丞行營五十韻〉:「吳山依重鎮(zhèn),江月帶行營?!?br />2.出兵、行軍?!缎挛宕?。卷一一。周太祖本紀(jì)》:「威居軍中,延見賓客,褒衣博帶,及臨陣行營,幅巾短后,與士卒無異?!?/div>
《漢語大詞典》:行軍司馬(行軍司馬)
職官名。始建于 三國 魏元帝 咸熙 元年,職務(wù)相當(dāng)于軍諮祭酒。至 唐 代在出征將帥及節(jié)度使下皆置此職,實(shí)具今參謀長的性質(zhì)。 唐 后期軍事繁興,多以掌軍事實(shí)權(quán)者充任。 唐 韓愈 《河南府同官記》:“我公去府為 長水 尉,其后由膳部郎中為 荊南 節(jié)度行軍司馬,遂為節(jié)度使?!?span id="cwe8u0s" class="book">《新唐書·百官志四下》:“行軍司馬,掌弼戎政,居則習(xí)蒐狩,有役則申戰(zhàn)守之法,器械、糧糒、軍籍、賜予皆專焉?!?span id="moiqkiw" class="book">《資治通鑒·魏元帝咸熙元年》:“ 昭 ( 司馬昭 )自將大軍從帝幸 長安 ,以諸王公皆在 鄴 ,乃以 山濤 為行軍司馬。” 胡三省 注:“行軍司馬之號始此?!?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今授汝翰林學(xué)士,兼領(lǐng)行軍司馬之職,率領(lǐng)精兵一萬,鐵騎三千,視賊所向,立行驅(qū)勦?!币嗍》Q“ 行軍 ”。 唐 杜甫 《徐九少尹見過》:“晚景孤村僻,行軍數(shù)騎來?!?朱鶴齡 注:“天下兵馬元帥府,有行軍長史、行軍司馬。今題云‘少尹’,而詩云‘行軍’, 徐 當(dāng)是 成都 尹兼節(jié)制兵馬,以時(shí)亂,故少尹兼稱行軍也?!眳㈤?span id="ccumuey" class="book">《通典·職官十四》。
《漢語大詞典》:遠(yuǎn)戍(遠(yuǎn)戍)
(1).謂戍守邊疆。 漢 蔡邕 《述行賦》:“勤諸侯之遠(yuǎn)戍兮,侈 申子 之美城?!?span id="eqkcmgk" class="book">《后漢書·龐參傳》:“重之以大軍,疲之以遠(yuǎn)戍,農(nóng)功消於轉(zhuǎn)運(yùn),資財(cái)竭於徵發(fā)?!?明 焦竑 玉堂叢語·企羨:“爾鄉(xiāng) 劉司馬 遠(yuǎn)戍西鄙,今安否?”
(2).邊境的軍營、城堡。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七:“人依遠(yuǎn)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明 馮夢龍 《精忠旗·獄中哭啼》:“試看那遠(yuǎn)戍埋云,慘慘昏昏?!?/div>
《國語辭典》:營壘(營壘)  拼音:yíng lěi
1.軍營及其周圍的防禦建筑物。
2.陣營。
《國語辭典》:鹿角  拼音:lù jiǎo
1.雄鹿的角。可以制藥。
2.舊時(shí)作戰(zhàn)時(shí)的防禦設(shè)施。把帶有枝椏的樹枝削尖,尖梢朝上,埋在營寨門前或交通路口,以阻擋敵人前進(jìn)。因形似鹿角而得名?!度龂萘x》第一八回:「鹿角多半毀壞,意將從此處攻進(jìn)?!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一:「四下里擺放鹿角蒺藜,鈴索齊整?!挂卜Q為「鹿砦」、「鹿寨」。
《漢語大詞典》:中壘(中壘)
西漢 有中壘校尉,掌北軍營壘之事, 東漢 省。 劉向 曾任此職,后世因以“中壘”稱之。 唐 獨(dú)孤及 《送李賓客荊南迎親》詩:“宗室 劉中壘 ,文場 謝客兒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之二四:“列傳不參 中壘 法,當(dāng)時(shí)選政笑 顏殷 ?!?/div>
《漢語大詞典》:左掖
(1).宮城正門左邊的小門。宋書·天文志一:“ 魏文帝 黃初 三年九月甲辰,客星見太微左掖門內(nèi)?!?br />(2). 唐 時(shí)指門下省。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詩 仇兆鰲 注:“唐六典:在 宣政門 內(nèi),殿東有 東上閤門 ,殿西有 西上閤門 。 東上閤門 ,門下省在焉。 西上閤門 ,中書省在焉。公時(shí)為左拾遺,屬門下,故出左掖?!眳⒁姟?左省 ”。
(3). 明成祖 時(shí)五軍營組成部分之一。參見“ 五軍 ”。
《漢語大詞典》:左省
(1). 唐 中央官署名,門下省的別稱。門下省在殿廡之左,故稱。 唐 杜甫 有《春宿左省》詩。 唐 羅隱 《酬寄右司李員外》詩:“左省望高推健筆,右曹官重得名人?!?br />(2).禮部。 宋 范祖禹 《謝禮部侍郎表》:“備員左省,久塵夕拜之詔?!?/div>
《漢語大詞典》:五軍(五軍)
(1).古代軍制。 春秋 時(shí) 晉 的上軍、中軍、下軍、新上軍、新下軍。國語·晉語四:“蒐於 清原 ,作五軍?!?韋昭 注:“ 晉 本有上軍、有中軍、有下軍,今有五軍,新上下也?!?br />(2).古代軍制。 漢 代前、后、中、左、右五營軍隊(duì)之稱。文選·張衡〈西京賦〉:“五軍六師,千列百重?!?李善 注:“漢官儀:‘ 漢 有五營?!遘娂次鍫I也?!?br />(3).古代軍制。 明 代京軍三大營之一。 成祖 時(shí),京衛(wèi)之步騎軍分為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謂之五軍。見明史·兵志一。
(4).泛稱朝廷的軍隊(duì)。 唐 賈至 《燕歌行》:“五軍精卒三十萬,百戰(zhàn)百勝擒單于。”
《漢語大詞典》:營門(營門)
(1).軍營之門。 唐 李賀 《送秦光祿北征》詩:“ 灞水 樓船渡,營門 細(xì)柳 開?!?span id="mo0scco" class="book">《說岳全傳》第二六回:“營門外有一 吉青 將軍要見?!?br />(2).借指營門的守衛(wèi)者。東觀漢記·光武帝紀(jì):“帝已乘 王豐 小馬先到矣,而營門不覺。”
《漢語大詞典》:軍壘(軍壘)
軍營周圍的防守工事。國語·吳語:“今大國越録,而造於弊邑之軍壘?!?span id="0wqmgue" class="book">《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軍壘成, 秦 人聞之,悉甲而至?!?唐 杜甫 《雨過蘇端》詩:“妻拏隔軍壘,撥棄不擬道?!?/div>
《漢語大詞典》:營屯(營屯)
(1).駐軍營寨;駐防軍。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九年:“於是 縱 諸營屯望風(fēng)相次奔潰?!?宋 馬令 《南唐書·嗣主傳》:“妖賊 張遇賢 聚眾十餘萬陷 虔州 諸縣……命 洪州 營屯都虞候 嚴(yán)思禮 、通事舍人 邊鎬 討賊?!?br />(2).指屯田的兵士或農(nóng)民。 陳衍 元詩紀(jì)事·段明:“ 大理 乃 唐 交綏之外國, 善闡 實(shí) 宋 斧畫之餘邦,地莫能酬中國之郡邑,民莫能列中國之營屯。”
(3).屯田。 宋 曾鞏 《李義內(nèi)殿崇班制》:“虞度營屯之事,積纍歲月之勤?!?span id="qos0gqa" class="book">《文獻(xiàn)通考·田賦七》:“ 長城 左右營屯,歲收稻粟數(shù)十萬石。”參見“ 營田 ”。
《國語辭典》:營田(營田)  拼音:yíng tián
1.經(jīng)營農(nóng)事?!缎绿茣>硪灰灰?。張儉傳》:「大教民營田,收谷數(shù)十萬斛?!?br />2.公家集聚流民,供給住宿以耕種田地的一種屯田制度?!段墨I(xiàn)通考。卷七。田賦考。屯田》:「營田者,募民耕之,而分里筑室。」
3.屯田的田地。《新唐書。卷一四三。薛玨傳》:「初,州有營田,宰相遙領(lǐng)使,而刺史得專達(dá)?!?/div>
《國語辭典》:營寨(營寨)  拼音:yíng zhài
軍營。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今日元帥巡綽邊境去了,著某看守著營寨?!埂度龂萘x》第七回:「堅(jiān)軍登岸,程普、黃蓋分兵兩路,直取黃祖營寨?!?/div>
《漢語大詞典》:和門(和門)
(1).軍營之門;畋獵時(shí)所筑營壘之門。文選·顏延之〈陽給事誄〉:“金柝夜擊,和門晝扃?!?李周翰 注:“和門,軍門也?!?span id="wgcm0q0" class="book">《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為左右和之門” 唐 賈公彥 疏:“田獵象戰(zhàn)伐,故其門曰和門也?!?span id="kie2m0w"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六》:“講武於都外……遂命將帥簡軍士,除地為場,方一千二百步,四出為和門。” 清 顧炎武 《小坐柵洪橋下》詩:“北落開和門,三臺(tái)動(dòng)光芒?!?br />(2).借指武將、軍人。 宋 范仲淹 《又上呂相公書》:“三委文帥,一無武功,得不為和門之笑且議耶?”
《漢語大詞典》:右掖
(1). 唐 時(shí)指中書省。因其在宮中右邊,故稱。掖,皇宮的旁垣或邊門。 唐 李乂 馬懷素 《中宗十月誕辰內(nèi)殿宴群臣效柏梁體聯(lián)句》:“鯫生侍從忝 王 枚 ,右掖司言實(shí)不才。” 唐 韓愈 《和崔舍人詠月》:“右掖連臺(tái)座,重門限禁扃?!?br />(2). 明成祖 時(shí)五軍營組成部分之一。明史·兵志一:“ 成祖 增京衛(wèi)為七十二。又分步騎軍為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亦謂之五軍。”參見“ 五軍 ”。
《漢語大詞典》:五軍(五軍)
(1).古代軍制。 春秋 時(shí) 晉 的上軍、中軍、下軍、新上軍、新下軍。國語·晉語四:“蒐於 清原 ,作五軍?!?韋昭 注:“ 晉 本有上軍、有中軍、有下軍,今有五軍,新上下也。”
(2).古代軍制。 漢 代前、后、中、左、右五營軍隊(duì)之稱。文選·張衡〈西京賦〉:“五軍六師,千列百重?!?李善 注:“漢官儀:‘ 漢 有五營?!遘娂次鍫I也。”
(3).古代軍制。 明 代京軍三大營之一。 成祖 時(shí),京衛(wèi)之步騎軍分為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謂之五軍。見明史·兵志一。
(4).泛稱朝廷的軍隊(duì)。 唐 賈至 《燕歌行》:“五軍精卒三十萬,百戰(zhàn)百勝擒單于?!?/div>
《漢語大詞典》:五營(五營)
(1).指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尉所領(lǐng)部隊(duì)。后漢書·順帝紀(jì):“調(diào)五營弩師,郡舉五人,令教習(xí)戰(zhàn)射?!?李賢 注:“五營,五校也。謂長水、步兵、射聲、屯騎、越騎等五校尉也?!?隋 虞世基 《講武賦》:“選羽林於六郡,詔蹶張於五營。”
(2).泛指諸軍營。 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雷霆七校發(fā),旌旆五營連?!?宋 劉克莊 《鵲橋仙·鄉(xiāng)守趙計(jì)院生日》詞:“四民香火,五營笳吹,來獻(xiàn)一杯壽水?!?/div>
《漢語大詞典》:戎壘(戎壘)
軍營,營壘。 明 劉基 《次韻和孟伯真感興》:“徒聞鐵甲連戎壘,未覩鉤車跨賊隍。” 清 顧炎武 《路舍人家見東武四先歷》詩:“屬車乍蒙塵,七 閩 盡戎壘。” 清 薛福成 《中興敘略上》:“賊因詭道擣我 杭郡 ,俾我精鋭南趨,乘間襲我戎壘?!?/div>
分類:軍營營壘
《漢語大詞典》:中營(中營)
(1).天子駐蹕之處。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敦萬騎於中營,方玉車之千乘?!?呂延濟(jì) 注:“中營,天子營也?!?br />(2).主帥所在的軍營。漢書·周亞夫傳:“﹝天子﹞至中營,將軍 亞夫 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
(3).營域之中。古文苑·張衡〈溫泉賦〉:“控 湯谷 乎 瀛州 ,濯日月乎中營?!?章樵 注:“日月坎離之精濯乎其中,故液泉而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