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詞典 3分類詞匯 19
《國語辭典》:號召(號召)  拼音:hào zhào
借某種名義,召集大眾合力完成任務(wù)?!秶Z。齊語》:「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號召三老豪桀會計事,……勝乃立為王,號張楚?!?/div>
《國語辭典》:政治號召(政治號召)  拼音:zhèng zhì hào zhào
用以收攬民心及瓦解敵軍斗志的政治攻勢。如漢代劉邦的約法三章,使秦民大悅,三章之法即是一種政治號召。
《國語辭典》:號召力(號召力)  拼音:hào zhào lì
號召群眾的能力。如:「里長很具號召力,每次總能邀到不少里民一同到慈善機(jī)構(gòu)當(dāng)義工?!?/div>
《國語辭典》:號令(號令)  拼音:hào lìng
1.傳呼命令。如:「號令三軍」?!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缚偙柫钜宦?,那些兵一齊渡過河去了?!?br />2.傳呼的命令?!度龂萘x》第一○○回:「既令進(jìn)兵,今又教休進(jìn),何其號令不明!」
3.發(fā)號施令的政權(quán)。《史記。卷一六。秦楚之際月表》:「初作難,發(fā)于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nèi),卒踐帝祚,成于漢家。五年之閒,號令三嬗。」
《國語辭典》:號令(號令)  拼音:hào ling
將犯人裍綁游街示眾?!端疂G傳》第五一回:「立等知縣差人,把雷橫捉拿到官。當(dāng)廳責(zé)打,取了招狀,將具枷來枷了,押出去號令示眾?!埂度龂萘x》第九回:「王允命縛赴市曹斬之,又將董卓尸首,號令通衢。」
《漢語大詞典》:召號(召號)
號召。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二:“惟難于舉兵之名,欲立 明 后,以召號天下?!?魯迅 《偽自由書·后記》引 微知 《從〈春秋〉與〈自由談〉說起》:“禮拜六派文人之在今日,已不敢復(fù)以禮拜六的頭銜以相召號,蓋已至強(qiáng)弩之末的時期了!”
分類:號召
《漢語大詞典》:招號(招號)
猶號召。《淮南子·俶真訓(xùn)》:“暴行越智於天下,以招號名聲於世?!?/div>
分類:號召
《國語辭典》:登高一呼  拼音:dēng gāo yī hū
比喻領(lǐng)導(dǎo)者倡導(dǎo)或號召,即有眾多的響應(yīng)者。如:「你只要登高一呼,這事就有希望了?!?/div>
《漢語大詞典》:一呼
(1).一聲呼喚。莊子·山木:“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 專諸 方與人鬭,將就敵,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dāng);其妻一呼即還?!?br />(2).一聲怒吼。《淮南子·繆稱訓(xùn)》:“勇士一呼,三軍皆辟?!?span id="piuwtx9" class="book">《晉書·蔡裔傳》:“ 蔡裔 者,有勇氣,聲若雷震。嘗有二偷入室, 裔 拊牀一呼,而盜俱隕?!?br />(3).一聲號召。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然 陵 一呼勞軍,士無不起?!?span id="m7julgj" class="book">《隋書·裴蘊(yùn)傳》:“ 玄感 一呼而從者十萬?!?span id="qgmilsd" class="book">《宣和遺事》后集:“ 方臘 一呼,四境響應(yīng)?!?魯迅 《摩羅詩力說》:“動吭一呼,聞?wù)吲d起?!?/div>
《國語辭典》:招降  拼音:zhāo xiáng
號召、勸諭敵人歸降?!妒酚?。卷一○九。李將軍傳》:「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埂逗鬂h書。卷八九。南匈奴傳》:「宜令續(xù)深溝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購賞,明其期約?!?/div>
《國語辭典》:宣言  拼音:xuān yán
1.逢人公開聲明。《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弧?br />2.發(fā)表意見?!秶Z。周語上》:「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br />3.政府、政黨或其他團(tuán)體把對某事件的主張,用文書對外的宣示。如:「獨(dú)立宣言」。
《漢語大詞典》:承檄
秉承檄文之義。謂響應(yīng)號召。晉書·顧眾傳:“ 峻 平,論功, 眾 以承檄奮義,推功於 謨 ?!?span id="wwovo2z" class="book">《晉書·慕容德載記》:“諸郡皆承檄降於 德 ?!?/div>
《國語辭典》:十字軍(十字軍)  拼音:shí zì jūn
本指十一世紀(jì)末到十三世紀(jì)末,羅馬教皇和西歐的基督徒,為奪回被土耳其伊斯蘭教徒占領(lǐng)的耶路撒冷,所號召組成的軍隊。因士兵皆以紅十字章著于肩上,故稱為「十字軍」。后泛指任何經(jīng)教會贊許、教宗核可,討伐異教徒的軍隊;一般也引申指打擊罪惡的團(tuán)體。
《漢語大詞典》:致青年公民
詩集。郭小川作。1957年出版。收詩七首。作品號召青年們投入火熱的斗爭生活,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shè)事業(yè),具有強(qiáng)烈的政治鼓動性。采用馬雅可夫斯基“樓梯詩”的形式,節(jié)奏熱烈明快,語言熱情奔放。
《漢語大詞典》:踵呼
追隨吶喊。比喻響應(yīng)號召。 清 王夫之 《繹思》:“則 大澤 踵呼,彌年蹀血者,匪馮生之景命,所爭續(xù)絶者也?!?/div>
《國語辭典》:文藝復(fù)興(文藝復(fù)興)  拼音:wén yì fù xīng
十四至十六世紀(jì)發(fā)源于義大利,有關(guān)思想、歷史、藝術(shù)等方面的文化運(yùn)動。中古時期歐洲的政教學(xué)術(shù),因受日耳曼民族入侵的破壞、基督教會的壓抑,致使古代希臘羅馬的燦爛文明幾乎湮沒。西元一四五三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后,希臘學(xué)者多避難義大利,講授古典文化,文藝復(fù)興運(yùn)動由此發(fā)展,自此文學(xué)藝術(shù)漸及于一般生活及思想,史家以為其時代特徵為人文思想的發(fā)揚(y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