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咸平
和平;太平。《宋史·樂志七》:“錫以蕃祉,永保咸平?!?/div>
分類:和平太平
《漢語大詞典》:成平
和平;安寧。陳書·高祖紀(jì)上:“於是刑禮兼訓(xùn),沿革有章,中外成平,遐邇寧一。”
《國語辭典》:太平  拼音:tài píng
1.極盛之世?!妒酚?。卷二。夏本紀(jì)》:「天下于是太平治。」《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也作「泰平」。
2.安寧、平安無事。《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店主人見張客無事,偶話及此房內(nèi)曾有婦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卻太平了?!挂沧鳌柑┢健埂?br />3.南北朝梁敬帝的年號(西元556~557)。
《國語辭典》:清和  拼音:qīng hé
1.形容天氣晴朗和暖。唐。韋莊 和同年韋學(xué)士華下途中見寄詩:「正是清和好時節(jié),不堪離恨劍門西?!?br />2.升平的景象?!稘h書。卷四十八。賈誼傳》:「海內(nèi)之氣清和咸理。」《梁書。卷五十二。止足傳。陶季直傳》:「出為冠軍司馬、東莞太守,在郡號為清和?!?/div>
《國語辭典》:休息  拼音:xiū xí
1.歇息?!抖Y記。月令》:「勞農(nóng)以休息之?!挂沧鳌糕酉ⅰ埂?br />2.休養(yǎng)生息。南朝宋。鮑照〈河清頌。序〉:「豈徒世無窮人,民獲休息。」《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自此邊郡之民,得免抄掠之禍,漸漸休息生聚也。」
3.安息?!痘茨献印>瘛罚骸富蛘呱酸嬉垡?,而死乃休息也。」
《國語辭典》:華胥(華胥)  拼音:huá xū
1.古代神話中無為而治的理想國家。見《列子。黃帝》。
2.比喻夢境。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想著那錦堂歡似,枕華胥。蕩悠悠彩云飛散無尋處?!?/div>
《國語辭典》:曲直  拼音:qū zhí
1.彎曲與平直?!稌?jīng)。洪范》:「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唐。元稹〈賽神〉詩:「歲深樹成就,曲直可輪轅?!?br />2.比喻是非善惡。《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傳》:「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待事定之后,使天下平其曲直,不亦高義耶?」
《國語辭典》:清平  拼音:qīng píng
1.太平?!度龂萘x》第五六回:「欲春夏讀書,秋冬射獵,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一:「不知這些無主意的愚人,住此清平世界,還要從著白蓮教到處哨聚倡亂,死而無怨,卻是為何?」
2.純潔而和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閭丘沖。」劉孝標(biāo)注引荀綽〈兗州記〉:「沖清平有鑒識,博學(xué)有文義?!?br />3.清廉公正。如:「清平政治」、「清平官吏」?!逗鬂h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遷光祿勛,選舉清平,京師貴戚莫能枉其正?!?br />4.平靜?!段饔斡洝返谒摹鸹兀骸杆七@般清平之所,卻又恐嚇我,不時的嚷道有甚么妖精?!?/div>
《國語辭典》:和議(和議)  拼音:hé yì
與對方達成協(xié)議,停止?fàn)幎贰!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和議既成,直到紹興十二年自虜中回鑾?!?/div>
《國語辭典》:準(zhǔn)此  拼音:zhǔn cǐ
用于公文引敘平行機關(guān)來文之后。
《國語辭典》:平康  拼音:píng kāng
1.平安?!稌?jīng)。洪范》:「平康正直,彊弗友剛克?!?br />2.妓院。也稱為「平康坊」。
《國語辭典》:平樂(平樂)  拼音:píng lè
漢觀名。有兩座,一座建于西漢高祖時,長安上林苑未央宮北;一座建于東漢明帝時,洛陽西門外。《文選。張衡。西京賦》:「大駕幸乎平樂,張甲乙而襲翠被?!埂段倪x。曹植。名都篇詩》:「我歸宴平樂,美酒斗十千?!?/div>
《國語辭典》:講和(講和)  拼音:jiǎng hé
結(jié)束紛爭,彼此和解。《新唐書。卷一二五。張說傳》:「始為相時,帝欲事吐蕃,說密請講和以休息鄣塞?!埂洞笏涡瓦z事。貞集》:「一時士大夫甘心講和,酣豢于湖山歌舞之娛,而忘父兄不共戴天之仇矣?!?/div>
《漢語大詞典》:大平
太平。謂時世安寧和平。詩·周頌·維天之命序:“維天之命,大平告 文王 也。”莊子·天道:“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大平,治之至也。”
《國語辭典》:太平年  拼音:tài píng nián
1.和平安定的年代。如:「大家若不珍惜眼前的成果,還能有幾年太平年好過?」《明史。卷六三。樂志三》:「黎民重睹太平年,慶萬里山河磐固?!?br />2.一種流行于清乾隆年間的曲調(diào)。唱詞多疊句,每疊為三、三、七、七、七字,凡二十七字。一、二、四句平聲,押韻,第三句仄聲,不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