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儒墨
(1).儒家和墨家。 戰(zhàn)國 時期同為重要學派。莊子·天運:“天下大駭,儒墨皆起?!?span id="3rkmyvc" class="book">《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 孔丘 也;墨之所至, 墨翟 也。”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序》:“討論儒、墨、探覽真玄。覺 周 孔 之猶述,知 老 莊 之未悟。”
(2).泛指多種學派。 唐 崔湜 《故吏部侍郎元公碑銘序》:“百家之言,先儒未諭,一覽冰釋。四方儒墨之士,由是嚮風矣。”
《國語辭典》:六家  拼音:liù jiā
1.學術的流別,有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見《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2.史書的六種體裁,有《尚書》的記言體、《春秋》的記事體、《左傳》的編年體、《國語》的國別體、《史記》的通史紀傳體、《漢書》的斷代紀傳體。見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家》。
《漢語大詞典》:說知(説知)
(1).亦作“ 說智 ”。古代墨家的認識論術語。指由邏輯推理得來的知識。語出墨子·經說上:“知,傳受之,聞也。方不障,説也。身觀焉,親也?!?span id="q9s0t0d" class="book">《墨子·經說下》:“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長。外,親智也;室中,説智也?!?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干荔枝》:“而古代的墨家把知識來源分為三類,這就是‘親知’、‘聞知’和‘說知’……‘說知’是由前兩者推理而獲得的知識?!?br />(2).謂說給人聽,使其知道。《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 張老 只得忍氣吞聲回來,與女兒説知?!?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一折:“今日早朝下來,已與 曹子建 學士説知向上之事?!?span id="ole3ly1"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回:“我得了此信,也甚歡喜,就帶了這封信,去到關上,給 繼之 説知?!?
《國語辭典》:鉅子(鉅子)  拼音:jù zǐ
在業(yè)界具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如:「商業(yè)鉅子」、「報業(yè)鉅子」。
《國語辭典》:巨子  拼音:jù zǐ
1.戰(zhàn)國墨家學派稱道行可為宗師的人?!肚f子。天下》:「以巨子為圣人,皆愿為之尸,冀得為其后世,至今不決?!?br />2.成就優(yōu)越且影響力極大的人。如:「他是我國工商界的巨子,具有一言九鼎的分量。」也作「鉅子」。
《國語辭典》:非攻  拼音:fēi gōng
墨家的學說思想之一。春秋末年,各國相互攻伐兼并,墨子于是主張兼愛天下,放棄戰(zhàn)爭,以為攻伐為不義且不利之事,故稱為「非攻」。
《國語辭典》:別墨(別墨)  拼音:bié mò
墨家的別派。意指非正宗的墨家之學?!肚f子。天下》:「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俱誦墨經,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
《漢語大詞典》:兼士
奉行墨家兼愛學說的人。墨子·兼愛下:“﹝兼士﹞曰:吾聞為高士於天下者,必為其友之身若為其身,為其友之親若為其親,然后可以為高士於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飢則食之,寒則衣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div>
《國語辭典》:九流十家  拼音:jiǔ liú shí jiā
漢朝劉歆在所著的《七略》中,曾將先秦至漢初的諸子思想分為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十個派別,稱為「十家」。小說家除外即稱為「九流」。
《國語辭典》:三教九流  拼音:sān jiào jiǔ liú
三教指儒、佛、道三教。參見「三教」條。九流指先秦至漢初的九大學術流派。參見「九流」條。三教九流指各種學術流派。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一個通徹三教九流,一個曉盡描鸞刺繡?!购笠嘤糜谥干鐣细鞣N行業(yè)或各色人物?!剁R花緣》第九九回:「細細看去,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一不有?!挂沧鳌妇帕魅獭?。
《漢語大詞典》:堅白相盈(堅白相盈)
后期墨家針對 公孫龍 學派“離堅白”命題而提出的反駁命題。 公孫龍 學派認為堅白石的堅、白兩種屬性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后期墨家則指出堅白石是一個整體?!盁o堅得白,必相盈也”(墨子·經說下)。堅、白兩種屬性是相互滲透地結合在一起,不能分割的。只有當其處在不同的兩種物體中,才是彼此分離的,所以說“堅(白)異處不相盈”(墨子·經說上)。
《漢語大詞典》:節(jié)葬(節(jié)葬)
墨家提出的薄葬主張。 戰(zhàn)國 時, 墨子 深以儒家厚葬為非,認為:“桐棺三寸,足以朽體;衣衾三領,足以覆惡;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壟若參耕之畝則止矣。”參閱墨子·節(jié)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