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1分類詞匯 11
《國語辭典》:丁壯(丁壯)  拼音:dīng zhuàng
到達兵役年齡的少壯男子?!稘h書。卷六四上。嚴勵傳》:「丁壯從軍,老弱轉(zhuǎn)餉,居者無食,行者無糧?!挂沧鳌笁讯 ?。
《漢語大詞典》:口累
(1).家眷;家口。宋書·毛脩之傳:“ 譙縱 由此送 脩之 父、伯及中表喪,口累并得俱還。”北史·吐谷渾傳:“后 度易侯 伐 宕昌 ,詔讓之,賜錦綵一百二十匹,喻令悛改;所掠 宕昌 口累,部送時還。” 宋 岳飛 《辭例賜銀絹第三札子》:“竊緣臣聚集口累,不至重大,逐月請俸,贍養(yǎng)有餘。”
(2).指生計,生活負擔。 宋 葉適 《上孝宗皇帝札子》:“今食錢自日一百以上,家小口累仰給於官,國力不供,而常有饑寒之色,是以兵為民也?!?宋 葉適 《除太府卿淮東總領(lǐng)謝表》:“口累日重者近憂而已,兵民俱困則遠患若何?”
《國語辭典》:腳色(腳色)  拼音:jiǎo sè
1.戲劇中的演員所扮演的人物。《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回:「咱班子里一個老生,一個花臉,一個小生,一個衫子,都是括括叫,超等第一名的腳色?!挂沧鳌附巧埂?br />2.科舉時代,初入仕的人必開具鄉(xiāng)貫三代名銜、家口、年歲,稱為「腳色」。亦即履歷或出身。宋。魏泰《東軒筆錄》卷一二:「是時葛原初得江東西提點銀銅坑冶,欲薦鑄,而移文取其腳色,鑄不與。」元。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張千,取他遞的腳色來我看?!?br />3.年歲面貌?!毒┍就ㄋ仔≌f。碾玉觀音》:「便教人來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寫了他地理、腳色與來人?!?br />4.比喻才能適于擔任某種職務(wù)的人。如:「要找說客,他是一等的腳色?!?br />5.根底、底細?!毒劳ㄑ?。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只見外面一個人入來,到房門口探頭探腦。公子大喝道:『什么人敢來瞧俺腳色?』」
《國語辭典》:人丁  拼音:rén dīng
1.能服役的成年男子?!缎绿茣>砦宥?。食貨志二》:「租庸調(diào)之法,以人丁為本?!?br />2.人口。《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康熙五十一年,有『新增人丁永不加賦』之諭?!埂都t樓夢》第二回:「雨村笑道:『原來是他家。若論起來,寒族人丁卻不少?!弧?br />3.家仆?!都t樓夢》第五九回:「賴大添派人丁上夜,將兩處廳院都關(guān)了?!?/div>
《漢語大詞典》:食口
(1).不勞動而吃閑飯的人。后亦指家口。《商君書·墾令》:“祿厚而稅多,食口眾者,敗農(nóng)者也。” 唐 韓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詩:“秩卑俸薄食口眾,豈有酒食開容顏?!?清 劉大櫆 《鄉(xiāng)飲大賓方君墓志銘》:“ 方氏 世業(yè)醫(yī),雖名著邑里,而食口浩繁?!?br />(2).指牲畜的胃口、食欲。 王西彥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span>:“種田人少不得豬,大女婿家捉來那只烏花小豬倒也肯長,食口很好?!?/div>
《國語辭典》:養(yǎng)家(養(yǎng)家)  拼音:yǎng jiā
維持家庭的生計?!冻蹩膛陌阁@奇》卷二○:「那老兒和兒子,每日只是鋤田鈀地,出去養(yǎng)家過活?!?/div>
《漢語大詞典》:贍田(贍田)
贍養(yǎng)家口的田地。 明 鄭仲夔 《耳新·正氣》:“至庶妹母奉事吾有年,當足其衣食,撥與贍田收租以給之。”明史·潞王翊鏐傳:“ 翊鏐 居藩,多請贍田、食鹽,無不應(yīng)者?!?/div>
《漢語大詞典》:養(yǎng)家兒(養(yǎng)家兒)
賴以贍養(yǎng)家口的兒子。 元 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我為你個養(yǎng)家兒哭的眼睛花,哎!則從你去家來,我可便放心不下?!?元 無名氏 《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的是為兒女報官囚,閃的箇老業(yè)人不存不濟,則俺這養(yǎng)家兒千死千休?!?/div>
《國語辭典》:養(yǎng)家人(養(yǎng)家人)  拼音:yǎng jiā rén
1.持家守分的人?!毒┍就ㄋ仔≌f。西山一窟鬼》:「吳教授是個養(yǎng)家人,不成說道我見錦兒恁地來?自己也認做眼花了?!?br />2.丈夫?!督鹌棵贰返诹兀骸改菋D人帶上孝,坐了一乘轎子,一路上口內(nèi)假哭養(yǎng)家人?!?/div>
《漢語大詞典》:官口
沒入官府充當奴隸的罪犯家口或俘虜。魏書·李平傳:“ 平 先為尚書令 高肇 、侍御史 王顯 所恨,后 顯 代 平 為中尉, 平 加散騎常侍, 顯 劾 平 在 冀州 隱截官口, 肇 又扶成其狀,奏除 平 名。”《周書·明帝紀》:“ 元 氏子女自坐 趙貴 等事以來,所有沒入為官口者,悉宜放免?!?span id="i4kigm6" class="book">《周書·武帝紀上》:“﹝ 建德 元年﹞冬十月庚午,詔 江陵 所獲俘虜充官口者,悉免為民?!?span id="ygcys4a" class="book">《資治通鑒·陳臨海王光大二年》:“甲申,詔:‘所在百工細作,悉罷之。 鄴下 、 晉陽 、 中山 宮人,官口之老病者,悉簡放。’” 胡三省 注:“官口,罪人家口沒官為奴婢者?!?span id="iq0emgq"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明宗天歷二年》:“辛未,中書省言:‘近籍沒 奇徹 家,其子年十六,請令與其母同居;仍請自今臣僚有罪籍沒者,其妻、其子,他人不得陳乞沒為官口?!?/div>
《國語辭典》:婆娘子  拼音:pó niáng zi
舊時農(nóng)業(yè)社會,貧戶家口人丁太少,生子五、六歲時,即娶十幾歲媳婦過門,以助家務(wù)田事。而不知人事的小丈夫,因所娶的妻子大自己好幾歲,猶如妻子的孩子,故稱為「婆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