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繼孟(1477年—1556年),字子醇,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仁和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錦衣衛(wèi)籍,進士出身。弘治十七年(1504年)中式甲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聯(lián)捷乙丑科會試第十六名,二甲第五十二名進士。任揚州府推官,授江西參政,入朝授禮部儀制司郎中,出為山東布政司參議。
張舜臣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舜臣(1509年—?年),字希皋,號繼齋,直隸真定府晉州安平縣人。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張舜臣由縣學生中式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三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聯(lián)捷壬辰科會試第二百八十二名,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八名進士。觀兵部政,授益都縣知縣,升刑部主事,員外郎,河南僉事,山西右參議。
張守宗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守宗(1526年—?),字繼先,貴州思南府水德司人,民籍。貴州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二甲第十六名進士。后官戶部主事。

人物簡介

維基
張九功(1528年—1565年),字惟敘,號繼源,山西汾州人。張鵬之子。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五十八名舉人,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授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巡視盧溝橋工程,巡視兩淮鹽法,三十九年(1560年)巡視京營,四十年(1561年)升河間府知府,四十二年(1563年)升湖廣副使、兵備郴桂,駐節(jié)郴州,四十四年(1565年)升陜西行太仆寺卿,未任去世。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繼桂(1563年—?),字廷高,福建同安縣綏德鄉(xiāng)翔風里十七都(今金門縣金沙鎮(zhèn)青嶼社)人。進士出身。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進士。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接替方鼎鉉任華亭縣知縣一職,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由俞思沖接任。后調(diào)任松陽知縣,卒于官。娶郭大紹女,生四子,長子喬棟、仲子喬柱早殤,叔子喬楠,龍溪縣諸生,入為太學生;季子喬梧,邑諸生,早卒。
張繼孟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4 【介紹】: 明陜西扶風人,字伯功。萬歷四十七年進士。為濰縣知縣。天啟三年擢南京御史,以拒建魏忠賢生祠削籍。崇禎二年起故官,以劾王永先出為廣西知府,累遷為川西道副使。后以不肯為張獻忠所用,被殺。
維基
張繼孟(16世紀—1644年),字伯功,陜西鳳翔府扶風縣人。張繼孟是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的進士,獲授山東即墨知縣,轉(zhuǎn)任遷南京湖廣道御史、巡江御史,但未離開南京。之后他上奏籌劃遼陽六件事,最后說自己「被壓抑南京,遙錢神世界,公道無權(quán)?!怪肛煛3⒌弥笞l責張繼孟,趙南星請求根據(jù)他的言論,思考偏重弊病,因此明熹宗下詔讓吏部挽回,于是厭惡他的人視他為東林黨人;很快他以不肯興建魏忠賢生祠被削籍歸鄉(xiāng)。崇禎初年,張繼孟重起為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上陳防江八要,指責吏部尚書王永光《言踵至》疏奏謬誤,又彈劾南京兵部尚書胡應(yīng)臺貪污,王永光非常憎惡他。張繼孟外任廣西的知府,當?shù)赝燎跗彰晛y事尚未平定,他就設(shè)計毒殺,平定廣西。不就他擢任浙江鹽運使,因為對視鹽中官崔璘,被貶為保寧知府,再晉川西道副使。崇禎十七年(1644年)八月,張獻忠攻打成都,張繼孟協(xié)助龍文光守城,城破后被擒,不屈服而死。妻子賈氏同時殉死。
張繼詠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繼詠,湖北天門人。同進士出身??滴跷迨哪辏?715年),登進士。雍正二年(1724年)接替王溯維任青浦縣知縣一職,雍正五年(1727年)由馬謙益接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安徽潛山人,字繼夫。乾隆七年進士,官澄邁知縣。有《三禮會通》、《浚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4 【介紹】: 清江蘇江寧人,字炳垣。諸生,幕游湖南。咸豐間助守江寧,城破,改名葉芝發(fā),混入太平軍,探明虛實,并暗結(jié)死士為清軍內(nèi)應(yīng)。遣人上書向榮軍營七次。事敗,被殺。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繼鄒,山東人。進士出身。道光十八年,登進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擔任清朝廣州府南??h知縣。后由馮源接任。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繼(1852年10月11日—?),字擇之,號少齋,甘肅省鞏昌府隴西縣人。行三,進士出身。由癸酉科拔貢生,中式光緒元年乙亥恩科本省鄉(xiāng)試第十名舉人,丙子恩科會試中式三百三十九名貢士,保和殿覆試二等第十二名,殿試二甲第六十八名進士,朝考二等第三十六名。引見奉旨改翰林院庶吉。十三年丁丑科散館引見以知縣用。五月赴部投供。旋丁父憂?;丶刂?。五年服滿起復(fù)赴京。六年三月分選授江蘇鹽城縣知縣。因親老告近。五月分改選四川墊江縣知縣。六月初五日經(jīng)欽派王大臣驗放奉旨依議欽此。十一日領(lǐng)憑起程。于是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到任。八月調(diào)補江津縣知縣。十年八月初六日到任。十二年調(diào)補華陽縣知縣。十三年正月初九日到任。歷調(diào)署東鄉(xiāng)縣、萬縣、漢州知州、代理成都縣知縣。十五年大計保薦卓異。十九年十一月調(diào)署綿竹縣知縣。是月二十七日到任。光緒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光緒三年四月癸丑(1877年6月9日),翰林院散館,著以即用知縣。歷任四川墊江、華陽、東鄉(xiāng)、萬、成都知縣,后署理漢州知州。重視地方治安。嚴加緝捕。匪徒斂跡。工書法,頗有逸致。他關(guān)心桑梓文化教育,李壽芝知縣為襄武書院籌集資金,慨捐白銀500兩,著有《友竹山房飲花吟社詩選》。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因瞻對藏官逼叛人民,起而殺藏官欲自立。張繼作為川軍“統(tǒng)領(lǐng)”被四川總督鹿傳霖派往其地剿撫,欲改流設(shè)官,卻因鹿傳霖與駐藏大臣文海、駐川將軍恭壽不和,被二人密告,劾鹿參張。于是仍把瞻對交藏人管理。張繼以此獲罪流放新疆。因廉吏而免戍,有收川邊之功。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繼良,湖北漢陽府黃陂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二甲9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散館,著以部屬用。
張繼信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繼信,陜西省興安府安康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參加光緒癸卯科殿試,登進士三甲第144名。同年閏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