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怨慝
猶怨惡。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長沙太守汝南郅惲》:“按 延 資性貪邪,外方內(nèi)圓,朋黨搆姦,罔上害民,所在荒亂,虛而不治,怨慝并作,百姓苦之?!?唐 孫樵 《露臺遺基賦》:“惟昔 漢文 ,為天下君,守以恭默,民無怨慝,天下大同?!?/div>
分類:怨惡
《漢語大詞典》:慍惡(慍惡)
怨惡。管子·輕重戊:“民無慍惡不服,而天下化之?!?/div>
分類:怨惡
《國語辭典》:大憝  拼音:dà duì
罪大惡極?!逗鬂h書。卷五四。楊震傳》:「刺執(zhí)法之吏,害奉公之臣,復令逃竄,寬縱罪身,元惡大憝,終為國害?!?/div>
《漢語大詞典》:慝怨
把怨惡藏在心里。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南北分別》:“這廝口蜜腹劍,正所謂慝怨而友者也?!?/div>
分類:怨惡心里
《漢語大詞典》:詟諄(讋諄)
謂怨惡,誹謗。管子·君臣下:“大臣亂曰稱述,中民亂曰讋諄,小民亂曰財匱?!?趙守正 通解:“讋諄,指對上誹謗不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