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詞典 1分類詞匯 6
《國語辭典》:三司  拼音:sān sī
三種官職的合稱:(1)東漢以太尉、司空、司徒為三司?!逗鬂h書。卷六。孝順帝紀(jì)》:「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唐。章懷太子。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挂卜Q為「三公」。(2)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3)后唐迄宋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皆理財(cái)之官?!顿Y治通鑒。卷二六五。唐紀(jì)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三年》:「戊寅,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4)明時(shí)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三司。皆為各行省的文武長官。
《國語辭典》:三公  拼音: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gè)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稌?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也稱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diào)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挂卜Q為「三師」。
《國語辭典》:知事  拼音:zhī shì
1.曉事、懂事?!盾髯?。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商小姐見兄弟小時(shí)母子伶仃,而今長大知事,也自歡喜他?!?br />2.職官名。民國初年稱一縣的長官為「縣知事」。今改稱為「縣長」。
《國語辭典》:僉事(僉事)  拼音:qiān shì
職官名。專司判斷官事的官。金時(shí)置按察司僉事,明代時(shí)都督、都指揮、按察、宣慰、宣撫等司均置僉事官。民國初年時(shí),中央各部局亦設(shè)有僉事,位在參事之下,主事之上,現(xiàn)已廢除。
《國語辭典》:慷慨仗義(慷慨仗義)  拼音:kāng kǎi zhàng yì
意氣昂揚(yáng),秉持公理正義。《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天不生無祿之人,地不長無根之草,難道你這般漢子,世間就沒個(gè)慷慨仗義的人周濟(jì)你的?」明。莫如忠〈故浙江按察司知事王屋張公墓志銘〉:「里中有不平事,慷慨仗義直之,不得,則或終夜咄咄忘寐?!?/div>
《國語辭典》:提刑肅政廉訪使(提刑肅政廉訪使)  拼音:tí xíng sù zhèng lián fǎng shǐ
職官名。元代于全國各道均設(shè)提刑按察司,后改為肅政廉訪司,置廉訪使二員,正三品。掌管糾察該道的官吏善惡、政治得失和獄刑等事。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只因老夫廉能清正,節(jié)操堅(jiān)剛,謝圣恩可憐,加老夫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之職。」
《國語辭典》:秘訪(秘訪)  拼音:mì fǎng
暗中探訪或詢問。如:「為了平息公司轉(zhuǎn)型的紛爭,董事長秘訪公司重要干部,徵詢意見,謀求共識(shí)?!姑?。莫如忠〈明故奉政大夫福建按察司僉事屏岡金公暨元配劉孺人合葬墓志銘〉:「家居好學(xué)神仙沖舉事,時(shí)延緇人丹士叩玄秘訪,化術(shù)箋繹,……謂可乘虛御風(fēng),去來罔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