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詞典 9分類詞匯 5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捻 → 撚捻”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捻子  拼音:niǎn zi
1.搓緊成條的繩狀物。如:「藥捻子」、「紙捻子」。也稱為「筒子」、「捻兒」。
2.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活動于北方的捻匪。參見「捻匪」條。
《漢語大詞典》:響捻子(響捻子)
清 代農(nóng)民軍“捻子”首領(lǐng)的稱謂。 清 蔣湘南 《讀〈漢書·游俠傳〉》:“響老者,人有不平事,輙為之平。久之,赴訴者眾,贊口洋溢轟遠(yuǎn)近,如風(fēng)鼓雷鳴,則成‘響捻子’也?!?/div>
《國語辭典》:油紙捻子(油紙捻子)  拼音:yóu zhǐ niǎn zi
一種照明用具。以粗厚的紙(如牛皮紙),蘸桐油或其他油類,待乾之后裁成條狀,搓揉成捻子,遇暗時(shí),點(diǎn)燃一頭,拿在手上照明。
分類:照明用具
《國語辭典》:火捻子  拼音:huǒ niǎn zi
1.土槍上的火藥引線。
2.吸旱煙時(shí)所用的點(diǎn)火工具。
《國語辭典》:接捻子  拼音:jiē niǎn zi
捻子,搓揉成條狀的紙?!附幽碜印故侵赴抵袀魉托偶?。如:「父親發(fā)現(xiàn)女兒背著他和男友接捻子,大為光火?!?/div>
《國語辭典》:藥捻子(藥捻子)  拼音:yào niǎn zi
中醫(yī)外科治腫潰、外傷常用紙裹藥成細(xì)管狀以塞入瘡口內(nèi),稱為「藥捻子」。也稱為「藥捻兒」。
《漢語大詞典》:都捻子
見“ 都念子 ”。
《漢語大詞典》:都念子
亦作“ 都捻子 ”。 果名。即倒捻子。 隋 杜寶 《大業(yè)拾遺錄》:“ 南???送都念子樹一百株,敕付西苑十六院內(nèi)種。此樹高一丈許……其子小於柿子,甘酸至美。蜜漬為粽,益佳?!?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倒捻子……窠叢不大,葉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婦女得以染色。有子,如軟柿,頭上有四葉,如柿蒂。食者必捻其蒂,故謂之倒捻子?;蚝魹槎寄碜?,蓋語訛也?!币嗍》Q“ 都捻 ”。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木語·諸山果:“﹝都捻子﹞子汁可染若臙脂,花可為酒,葉可麯,皮漬之得膠以代柿……取子研濾為膏,餌之又止腸滑。以其為用甚眾,食治皆需,故又名都捻。”
《漢語大詞典》:倒捻子
常綠小喬木,可用以染色。亦寫作“倒捻子”。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倒捻子,窠叢不大,葉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婦女得以染色。有子,如軟柿,頭上有四葉,如柿蔕。食者必捻其蔕,故謂之倒捻子。或呼為都捻子,蓋語訛也。其子外紫內(nèi)赤,無核,食之甜軟,甚暖腹藏,兼益肌肉?!?/div>
《漢語大詞典》:撚子
用紙搓成的條狀物或用線織成的帶狀物。 沈從文 《生》:“老頭子把那捐條搓成一根捻子,插在耳朵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