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8詞典 1分類詞匯 77
《國語辭典》:團匪(團匪)  拼音:tuán fěi
清朝末年義和團假愛國之名,卻燒殺擄掠,形同匪類,故稱為「團匪」。
《國語辭典》:膏捐  拼音:gāo juān
膏,鴉片煙膏。清朝末年徵收的鴉片稅,稱為「膏捐」。
《國語辭典》:霹靂炮(霹靂炮)  拼音:pī lì pào
一種古代火炮。北宋末年以紙、薄陶、碎鐵片及火藥制成藥包,其爆炸時聲大如雷,頗具燃燒力及殺傷力,多用于軍事上。
《國語辭典》:褒成侯  拼音:bāo chéng hóu
西漢末年封贈孔子后裔的爵號?!稘h書。卷一二。平帝紀(jì)》:「封周公后公孫相如為褒魯侯,孔子后孔均為褒成侯,奉其祀。」
《漢語大詞典》:官渡柳
東漢 末年, 曹丕 在 官渡 植柳,以為 官渡 之戰(zhàn)的紀(jì)念。后多用為感懷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奉報寄洛州》詩:“ 黎陽 水稍淥, 官渡 柳應(yīng)春。” 唐 獨孤及 有《官渡柳歌送李員外承恩往揚州覲省》詩。
《漢語大詞典》:綠林山
(緑lù)山名。 新莽 末年, 新市 人 王匡 、 王鳳 等領(lǐng)導(dǎo)農(nóng)民起義,以此為根據(jù)地。據(jù)后漢書·劉玄傳 唐 李賢 注,在今 湖北省 當(dāng)陽縣 東北。但近人考證,謂當(dāng)即今 湖北 大洪山 。參見“ 緑林 ”。
《國語辭典》:綠林(綠林)  拼音:lǜ lín
1.綠色的山林。唐。張九齡〈感遇〉詩:「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br />2.山名。位于今湖北當(dāng)陽東北。
3.西漢末年,王匡等人曾率饑民聚居在綠林山一帶對抗官府。見《后漢書。卷一一。劉玄傳》。后遂用來泛指聚集山林間反抗官府或搶劫財物的集團?!度龂萘x》第二八回:「綠林中非豪杰托足之處。公等今后可各去邪歸正,勿自陷其身?!?/div>
《漢語大詞典》:平林兵
新莽 末年 綠林 農(nóng)民起義軍的一支。以 陳牧 、 廖湛 為首。 新莽 地皇 三年(公元22年),他們聚眾千余人響應(yīng) 新市 兵,在 平林 (今 湖北 隨縣 東北)起義,稱“平林兵”。同年與本屬 綠林 軍的 新市 、 下江 兵會合。
《漢語大詞典》:假兩(假兩)
南朝 齊 末年的一種服飾。南史·齊紀(jì)下:“先是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填胸,名曰‘假兩’,此又服祅。假非正名也,儲兩而假之,明不得真也?!?/div>
分類:末年服飾
《國語辭典》:豬仔(豬仔)  拼音:zhū zǎi
1.廣東方言。指小豬。
2.稱被誘拐到外國做苦工的人。
《漢語大詞典》:銅元(銅元)
從 清 代末年到抗 日 戰(zhàn)爭前通用的銅質(zhì)輔幣,圓形。因與傳統(tǒng)的圓形方孔錢不同,中間無孔,故俗亦稱“ 銅板 ”。 光緒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 廣東 開始鑄造。正面有“光緒元寶”四字,背面有蟠龍紋。每枚重庫平二錢,當(dāng)制錢十文,每百枚換銀元一元。除當(dāng)十銅元外,還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額。流通最廣的是當(dāng)十銅元,俗稱“單銅板”;其次是當(dāng)二十文的銅元,俗稱“雙銅板”。 宣統(tǒng) 年間(公元1909年-1911年),銅元正面改鑄“大清銅幣”四字。在北洋軍閥時期,銅元的種類很多, 河南 有當(dāng)五十的銅元, 四川 有當(dāng)百和當(dāng)二百的銅元。后因各省濫發(fā)結(jié)果,銅元貶值,每枚銀元可兌銅元數(shù)遠遠超過百枚,其兌換行市在 上海 稱衣牌。1935年國民黨政府實行法幣改革;翌年發(fā)行新的銅輔幣,有一分、半分兩種,舊銅元多被銷熔。 魯迅 《吶喊·一件小事》:“我沒有思索的從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銅元,交給巡警。”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間或誰一個人身上有一兩枚銅元,就到賣狗肉攤邊割一塊狗肉?!?/div>
《漢語大詞典》:小樣云(小樣雲(yún))
五代 后唐 末年流行的士人夏日冠飾。 宋 陶谷 清異錄·衣服:“小樣云。士人暑天不欲露髻,則頂矮冠。 清泰 間,都下星貨鋪賣一冠子,銀為之,五朵平云,作三層安置,計止是 梁朝 物,匠者遂依傚造小樣求售?!?/div>
《國語辭典》:太公兵法  拼音:tài gōng bīng fǎ
書名。相傳為商朝末年呂尚(姜太公)所作。已佚,清汪宗沂輯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內(nèi)容雜亂,有治民之道、用兵之法,及陰陽陣勢之說等。
《國語辭典》:清水祖師(清水祖師)  拼音:qīng shuǐ zǔ shī
道教奉祀的神明之一。宋代末年河南開封人陳昭應(yīng),祖先世代為封疆臣,傳到昭應(yīng)時正值大亂,于是遷居福建泉州的清水巖,改裝僧徒,游勸反抗夷人。死后,明太祖封田立廟祭祀。民間傳說每當(dāng)?shù)胤缴嫌谢馂?zāi)或禍?zhǔn)聲r,寺廟中木雕的清水祖師就顯靈,讓自己的鼻子掉下來,以警告百姓,故稱為「落鼻祖」。今閩臺各地廟祀隆盛。在臺北萬華的清水巖為主廟,每年農(nóng)歷元月初六誕辰,有盛大的慶祝儀式。
《國語辭典》:漢魏風(fēng)骨(漢魏風(fēng)骨)  拼音:hàn wèi fēng gǔ
東漢末年建安時期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特色。此時期的詩歌剛健遒勁,和齊梁時期的采麗摛文迥然不同。也稱為「建安風(fēng)骨」。
《國語辭典》:革命之母  拼音:gé mìng zhī mǔ
滿清末年,海外華僑對革命事業(yè)頗多貢獻,因此尊稱華僑為「革命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