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順德府邢臺人。天啟間官禮科給事中。薦崔呈秀復(fù)官,劾罷不附魏忠賢之侍郎扶克儉等。與李魯生、李蕃日走吏兵二部,交通請托。時人有語:“官要起,問三李。”后忽與呈秀交惡,削籍歸。忠賢敗,復(fù)官,終為御史鄒毓祚劾罷。
維基
李恒茂,直隸順德府邢臺縣人。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授陜西長安縣知縣,官禮科給事中,天啟六年二月,削禮科給事中李恒茂藉。初恒茂以遼警具疏,有曹爾禎整兵山東一語。得旨:爾禎擢撫山西,如何疏指山東,責(zé)令回奏。恒茂復(fù)疏謂爾禎為山東布政,尚未離任,以部題督發(fā)山東標(biāo)兵為據(jù), 上以東西字顯有錯誤,不恭所奏,含糊至是,乃以錯誤引罪,遂削奪之。后以黨附魏忠賢復(fù)職。崇禎元年五月以劾免官。言李恒茂與李魯生、李蕃號曰三李,為閹黨楊維垣密友,聲勢薰灼,故長安(京城)為之謠曰:官要起,問三李。今魯生、李蕃己劾免,恒懋亦乞立賜處分。于是楊李二人皆罷。
李紹賢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紹賢(?—1643年),原名李紹芳,號印渚,山西平陽府蒲州民籍。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中舉后,更名李紹賢,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六月考選庶吉士,五年六月授翰林院編修,八月充實錄纂修官。崇禎元年會試同考,歷官中允、諭德、左庶子、詹事府少詹士兼翰林院侍講學(xué)士,十三年升戶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督理錢法。十四年改禮部右侍郎,掌詹事府事,加從二品服俸,十六年養(yǎng)病卒。著有《館課草》。
李一公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李一公(1583年—1644年),字闇生,號心石,直隸太平府繁昌縣人。丙午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庚戌科會試一百十六名,廷試三甲七十二名進士。吏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任壬子科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九月奉命往崇府典喪,十二月因順天科考賄買案被彈劾,被降職。天啟中累升四川成都府知府,六年(1626年)閏六月升為本省副使,管驛傳道。崇禎元年(1628年),升為本省參政。天性義俠,歲入俸資半以周諸父昆弟之急,而居鄉(xiāng)恭謹(jǐn),不以軒冕上人。時門下士多南顯官,一公片紙無所請托,人服其介。年六十卒,入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維基
李胤華(1593年10月13日),字元鎮(zhèn),別號瓠庵,河南汝寧府汝陽縣民籍,癸巳年九月二十日生。萬歷壬子鄉(xiāng)試四十四名,會試一百二十八名,廷試三甲一百九十二名。戶部觀政。曾祖李資。祖李武,封知縣。父李宗延,丙戌進士,浙江道御史。前母張氏,贈孺人。母黃氏,封孺人。弟胤岱。娶劉氏。萬歷丙辰進士,天啟二年繇知縣行取,回避,升任禮部祠祭司主事,升儀制司員外郎,督學(xué)山東,未蒞任而卒。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遇知(1583年—1644年),字仲之,號篢谷,陜西漢中府洋縣人,民籍,明末政治人物。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陜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三名舉人,三十八年(1610年)中式庚戌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一名,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進士。工部觀政,授直隸大名府東明縣知縣。天啟元年(1621年)九月升兵科給事中,五年(1625年)十二月被江西道御史盧承欽彈劾插身門戶,薦舉匪類,獻媚東林,被削籍為民,追奪誥命。崇禎元年(1628年)復(fù)官,歷任太常寺少卿、南京大理寺卿、南京吏部尚書。十六年(1643年)官吏部尚書,十七年(1644年)因病免職。李自成破北京,李遇知被拷打,出銀四萬六千兩,夾死。
李長春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長春(?—17世紀(jì)),字叔茂,號東起,江西吉安府安??h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李長春是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江西鄉(xiāng)試三十三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二百六十六名,三甲三十二名進士,本年獲授廣州府推官,四年本省同考,崇禎元年考選,升浙江道御史,上疏罷去緝較、錄用遺賢、減免漕舟、禁止私謁。崇禎二年(1629年),崇禎帝在文華殿單獨召見周延儒,他和毛羽健、田時震為此事共同上疏:「漢朝大臣曾說過,公事應(yīng)當(dāng)著大臣公開地說;私事則不能接受。這次皇上不在朝堂、不在上朝時召見;而在私下、在退朝后召見延儒,夜深時還開啟內(nèi)閣大門。賢者必定形跡自遠(yuǎn),不冒昧獲得功名。如果不是,為何任用這樣的人。」上疏后,崇禎帝嚴(yán)厲責(zé)備他們。之后李長春又彈劾周延儒圖謀私利、收受賄賂,崇禎帝生氣得將他遞捕入獄行刑,六科力救也沒有作用。大學(xué)士成基命長跪會極門,自辰時到酉時都不起來,才讓他免死,派往駐守邊疆。不久因為天旱,和錢龍錫、易應(yīng)昌、張鳳翔、杜齊芳一起釋放,有「五君子」之稱。弘光帝繼位,起用他為湖廣道御史,轉(zhuǎn)太仆卿。南京失守,他參與義師;得隆武帝擢任右僉都御史兼太仆卿。福京淪陷,李長春隱居不出仕,到八十三歲時去世。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宗著,字若呂,號用晦,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洋尾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崇禎四年至七年任兩浙巡鹽御史,官至湖廣布政司參政。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化民,號應(yīng)侯,浙江揚州府興化縣人,進士出身。萬歷三十七年己酉科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進士。七年授戶部山東司主事,改兵部職方司主事,崇禎四年(1631年),升武選司員外,晉郎中,出任嘉興府知府。在任期間重修煙雨樓。崇禎七年被革職,

人物簡介

維基
李精白,字對泉,號盟素,河南潁川衛(wèi)人,籍附河南開封府鄉(xiāng)試,明末政治人物。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中癸丑科進士,初任夏津縣知縣,四十三年(1616年)調(diào)昌樂縣。累官山東巡撫,替魏忠賢建生祠,焚香祝詞道:“堯天巍巍蕩,帝德難名”,謊稱見“麒麟出現(xiàn)”,“仁獸降臨”,又送上金器,刻有「孝男李精白」字樣。官至兵部尚書,殺人無數(shù),其宅后挖有“萬人坑”,受拷打致死者皆被拋入坑中。崇禎年間,被東林黨人彈劾,“交結(jié)近侍,又次等論,徒三年,輸贖為民”。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九五
李覺斯(一五八四—?),字伯鐸,晚號龍水老人。東莞人。明熹宗天啟五年(一六二五)進士,官至刑部尚書。時朝廷持法峻,稍不中旨,輒得重譴。禮臣黃道周以抗論時事,觸上怒,論死。覺斯上疏力爭,得嚴(yán)旨削藉。歸筑東郭洞天,為娛親計。著有《晚翠居集》。清溫汝能《粵東詩?!肪硭奈逵袀?。
維基
李覺斯,字伯鐸,廣東東莞縣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改禮科、兵科給事中。三殿大工成,上疏頌魏忠賢功德,并劾劉鴻訓(xùn)。崇禎帝即位,誅魏忠賢,李覺斯改戶科,奏薦東林諸臣,疏參十孩兒、五虎、五彪,遂下倪文煥于獄。閣臣錢龍錫因遼東事論死,覺斯以國體為言,得減死為戎。遷應(yīng)天府丞,轉(zhuǎn)南京太仆寺卿。崇禎九年(1636年)正月,李自成部十余萬攻滁州,李覺斯盡力固守獲勝,留都不失。歷升順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尚書。崇禎十三年,以讞黃道周獄輕,遭嚴(yán)旨切責(zé)。削籍歸。廣州陷落,降清。張家玉起兵后,配合清兵攻滅之,并籍其家。卒年八十四。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日儼,號生治,山西平陽府安邑縣鹽籍。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十八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二百六十三名,二甲六十二名進士。都察院觀政,四年授戶部江西司主事,七年差云南主考,升廣西司員外、郎中,升漢中府知府,崇禎二年丁憂歸。崇禎五年起補河南府知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4 【介紹】: 明松江青浦人,字壽生。天啟二年進士。崇禎三年擢刑科給事中,陳兵食民生之大計當(dāng)定,吏胥邊吏欺隱貪墨之弊當(dāng)革,言甚切直。終以劾大學(xué)士溫體仁、吳宗達等得罪去職。
維基
李世祺,字壽生,號確庵,南直隸松江府青浦縣民籍。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初授行人。崇禎初,擢刑科給事中,陳大計之當(dāng)定者二,曰兵食之計、民生之計。大弊之當(dāng)釐者三,曰六曹之弊在吏胥、邊吏之弊在欺隱、貪墨之弊在奢靡。夏旱帝禱雨未應(yīng),疏列恤畿甸、緩催科、預(yù)備儲三說,帝并納之。帝遣中宮監(jiān)視諸鎮(zhèn),世祺上言內(nèi)臣入奉天顏,出司兵食,既得陰伺內(nèi)廷意旨,又得顯操外廷事權(quán),魏忠賢盜弄神器,奈何躬自剪之,復(fù)自蹈之。不納。時進言者多獲譴,帝又日親細(xì)務(wù),任察為明,世祺上言:諸臣言茍未當(dāng),輒蒙詰責(zé);詰責(zé)未已,貶黜隨之。言者前瞻后顧,恐干嚴(yán)譴,依阿得策,折檻無聞。且天子一日萬幾,神太運則疲,精太用則竭。圣人使公孤百職,環(huán)列任事,但責(zé)其成,不侵其事;課其效,不紊共權(quán),奚必效后世察察之治。帝不能用。八月淫雨損山陵,昌平地動,又上言采公論以進退大臣,酌事情以衡量小臣,釋疑忌之根,開功名之路,庶天變可回,時艱可濟。帝以借端瀆奏,切責(zé)之。七年,疏劾大學(xué)士溫體仁、吳宗達及兵部尚書張鳳翼溺職狀,帝怒,貶福建按察使檢校,且追罪文選郎吳鳴虞考選非人,亦貶三秩。御史龔?fù)I論救,不聽。久之,起行人司副。十五年,遷太仆寺少卿。遣祭魯王,事竣旋里。國變后杜門不出,以壽終。青浦縣城東隅有“東皋草堂”,為李世祺居所,王時敏題額。又有吟嘯堂、麗林場。清咸豐初,草堂將賣給他人,里人贖回,并進行修葺,奉世祺木主于中,名李太仆祠,后毀于兵火,未再重建。李世祺墓在五十保有橋,名李墓。

人物簡介

維基
李仕亨,字克澹,號仍樸,福建安溪縣人。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福建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三百七十一名,二甲第四十九名進士,戶部觀政,三年授戶部河南司主事,監(jiān)管大通橋,六年改為督餉山西。七年升貴州司員外,升郎中,之后出任嘉興府知府,在任上政簡刑清,有政績。其著有《四書注翼》、《易本義翼》、《易解趨對》、《雜著迂言》等書。崇禎四年考察去職。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完(?—1644年),號光岳,四川順慶府西充縣人。李完青年時與弟李兆讀書于縣東十里之觀子山,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與弟李兆同登壬戌科進士。初授河南汝寧府西平縣知縣,弟李兆授同省林縣,父母以時迭就兩子養(yǎng),惟所欲。調(diào)繁南陽縣,崇禎元年(1628年)四月考選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疏紏河南大梁道參政周鏘,罷其官。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丁父憂歸鄉(xiāng)。崇禎十七年(1644年)甲申夏,張獻忠入蜀,李完全族被殺,獨弟李兆次子九歲的李映庚與一女婢逃脫,時李兆被困沅州,派人回鄉(xiāng),數(shù)月才到達西充,暗中訪求,得映庚,乃背負(fù)回南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麻城人,字酉卿。萬歷二十三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江西布政使,所在勵清操。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盡心荒政,民賴以蘇。旋為戶部侍郎,出督遼餉,駐天津,百務(wù)坌集,悉能辦治。崇禎間官至吏部尚書,言宦官王坤參論首輔周延儒事,謂如此將為萬世口實。帝怒,又以他事忤旨斥為民。卒于清初。
維基
李長庚(?—1644年),字酉卿,號孟白,湖廣黃州府麻城縣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舉人,萬歷二十三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任浙江參政、山西按察使、江西左右布政使。擢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撫山東,不久任戶部左侍郎,出督遼餉。天啟二年三月,升南京刑部尚書。三年,遷戶部尚書,未任,以憂歸。魏忠賢以之為楊、左東林黨人,削籍還里。崇禎元年(1628年)五月起為工部尚書,復(fù)以憂去。五年八月,代閔洪學(xué)為吏部尚書,因忤溫體仁,再推郎中王茂學(xué)為知府,忤旨,斥為民。家居十年,國變,崇禎十七年(1644年)卒?!?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