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慶州人。字子三。號騏峰。
李巖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巖(17世紀(jì)—17世紀(jì)),字子潛,號圣石、山樵,山東登州府萊陽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李巖是崇禎九年貢生、南京光祿寺典籍李再白之子,崇禎六年(1633年)中舉人,崇禎十年(1637年)成進(jìn)士,吏部觀政,授直隸曲周縣知縣,崇禎十三年(1640年)調(diào)滑縣。當(dāng)時滑縣饑荒,人民相食或被迫為盜,他剪除防禦,防止災(zāi)禍蔓延,全縣邑賴以安全。十五年(1642年)李巖升為刑部主事,再外任開封知府,弘光年間升為河南大梁道副使,很快因?yàn)楦赣H逝世回鄉(xiāng),南京失陷后隱居在南李格莊,以吟詩自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8—1656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高密人,字龍袞,號澹園。順治間以舉人考授內(nèi)院中書舍人。擢禮科給事中,轉(zhuǎn)兵科。上疏力陳“逃人法”之弊,徙尚陽堡。卒于戍所。

人物簡介

維基
李自重,號安瀾,湖廣武昌府江夏縣人。崇禎九年(1636年)丙子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jìn)士,兵部觀政,授濟(jì)南府推官。

人物簡介

維基
李耿(?—1640年代—?),字毅侯,號道廉,順天府大興縣籍,南直隸常州府江陰縣人。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聯(lián)捷庚辰科進(jìn)士,兵部觀政。授壽光知縣。清兵下壽光,自縊于城樓上。乾隆四十一年,賜謚「節(jié)憫」。
李日成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曰成,后改名李日乾,號廬山,山東招遠(yuǎn)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同進(jìn)士出身。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聯(lián)捷庚辰進(jìn)士。吏部觀政,初授寶應(yīng)知縣,調(diào)江都知縣。入清改名日乾,授萬安知縣。

人物簡介

維基
李仲熊,號滄嶠,直隸永年縣人。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jìn)士。禮部觀政,八年授中書舍人,十二年任陜西鄉(xiāng)試副主考官。明亡仕清,官御史,巡按廣西。后任兵部武選司員外郎,順治五年為山東鄉(xiāng)試考試官,六年二月,升湖廣按察使司僉事、管分守上湖廣道參議事,七年七月坐規(guī)避不赴任,被削職為民。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昌仲,號振涵,禎之三子,赤岸人。卒于明崇禎庚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新城人。明天啟二年進(jìn)士,官檢討。入清,授原官。累遷少詹事兼國子監(jiān)祭酒,改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擢禮部左侍郎。坐與馮銓朋比為奸罷官。
維基
李若琳(?—1651年),字完之,號雍來,直隸順天府上林苑監(jiān)籍山東濟(jì)南府新城縣(今桓臺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治詩經(jīng),行一,庚子年七月十三日生。明天啟元年辛酉科鄉(xiāng)試八名,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jìn)士,都察院觀政,改翰林院庶吉士,本年丁憂。七年授翰林院檢討、經(jīng)筵日講官。天啟七年四月,曾為權(quán)閹魏忠賢建生祠于蕃育署。崇禎元年稱病,二年京察,被削籍為民。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guān),李若琳與馮銓、孫之獬等,率先剃發(fā),起原官,累遷詹事府少詹事,兼國子監(jiān)祭酒。詹事府裁撤之后,改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兼祭酒如故。順治二年(1645年),請更定孔子神牌,恢復(fù)元朝制度,稱“大成至圣文宣王”,下禮部議,定稱“大成至圣先師”。再遷禮部侍郎。順治五年(1648年),進(jìn)禮部尚書,次年,加太子太保。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死。次年,順治帝開始審定各部漢官,大學(xué)士馮銓被勒令致仕,李若琳因與馮銓“交結(jié)親密,朋比為奸”,革職為民,永不敘用。不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掖縣人,字琳枝,或作琳芝。明崇禎進(jìn)士,授國子監(jiān)博士。李自成占京師,授祠祭司。清順治二年為監(jiān)察御史。巡按江南,名優(yōu)王紫稼、兵部侍郎金之俊族人又文,均以驕橫犯法被處死,一時震悚。旋被讒遭逮捕治罪,幾死。后又因言事戍尚陽堡,既而釋歸。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一
李森先,字琳枝,號滟石,平度人。明崇禎庚辰進(jìn)士。入國朝,歷官御史。有《椒雨園集》。
維基
李森先(?—1660年),字琳芝(琳枝),山東掖縣(今山東萊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九年(1636年)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進(jìn)士,授國子監(jiān)博士。明亡后降李自成,任祠祭司從事。順治二年(1645年)山東巡撫方大猷疏薦,七月授江西道試御史,風(fēng)骨冷峻,鐵面無私,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以自勵。八月,彈劾弘文院大學(xué)士馮銓及其子馮源淮不法之事,多爾袞以國事未穩(wěn),決定支持馮銓,森先反遭奪官,清初南北黨爭可說是明末東林黨爭之馀緒。順治七年,多爾袞死,九年以原官起用。丁艱歸,順治十三年(1656年)三月服闋,授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江南蘇松。十四年二月以屬役張電臣侵分漕折銀兩,以循縱被革職,又援引詔款,代求赦免,市恩徇情,被重處,流徙尚陽堡。上免森先流徙,仍復(fù)原官。十五年八月奉命查荒河南,卒于任上。著有《椒雨園集》、《李森先諫草》、《天中記游》。

人物簡介

維基
李之椿(1600年—1651年),字大生,號徂徠,直隸揚(yáng)州府如皋縣人。明末官員。明天啟元年(1621年)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聯(lián)捷進(jìn)士,與王思任、倪元璐、黃道周、王鐸合為“天崇五才子”。授行人,崇禎四年(1631年)升吏部稽勛司主事,歷驗(yàn)封司、考功司、文選司,因直言見忌,崇禎六年被貶官。歸里筑指樹園閒居。明亡后長期從事抗清活動,順治四年與如皋人趙云、李七等舉兵反清。兵敗被逮捕入獄。順治六年(1649年),大赦出獄,暗中與海上魯王通信。其子李旦被任命為御史。后因家童謝庭蘭告密被捕。李之椿絕食七日死,李旦被斬于西市,同死者有48人。李之椿妻許氏被關(guān)于嘉興玄妙觀,亦絕食亡。
李穆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陜西合陽人,字元谷,號鈍翁。好讀古今雄奇文字,為文別有風(fēng)格,屢應(yīng)童子試,至崇禎十年,始成諸生。遭兵亂流離。清順治三年,始得歸家。有《率意稿》。
李永茂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李永茂(1601年—1648年),字孝源,號約生,謚文定,河南鄧州城內(nèi)(今河南省鄧州市)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文才武略兼?zhèn)?,史稱“盡有相才”。明朝天啟七年(1627年)考取河南鄉(xiāng)試解元,崇禎十年(1637年)考取進(jìn)士,出任大名府浚縣知縣一職,因政績顯赫,崇禎皇帝特地御書“潔己效忠”匾額,贊揚(yáng)他是“豫南國士無雙,河北循良第一”。為免除家鄉(xiāng)鄧州多余的賦稅,依據(jù)事實(shí),奏請皇帝將三十七里地更正為十二里地,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永茂被提拔為兵部給事中。明朝北京城被李自成攻陷后,福王朱由嵩逃至淮安,李永茂、史可法和馬士英迎朱由嵩于1644年在南京稱帝。南京淪陷后,唐王朱聿鍵于1645年在福州稱帝,任命李永茂為兵部侍郎,總督江楚。后歷任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并特賜蟒玉和尚方劍便于行事。朱聿鍵于1646年在汀州(今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遇害后,李永茂等人擁護(hù)桂王朱由榔在肇慶稱帝,封李永茂為東閣大學(xué)士、太子太保并兼任禮部尚書,入?yún)C(jī)務(wù)。永歷二年(1648年),羊城失守后,朱由榔敗走桂林,李永茂和弟弟李充茂穿草鞋、著僧道服,避居丹霞山,歷盡艱苦,于四月病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直隸薊州人,字潛夫,一字光四。明崇禎十五年進(jìn)士。見朝事日非,不赴廷對,以所給牌坊銀助軍餉,隱居盤山。明亡,素服哭于野三載。清廷屢征不出。隱居教授,倡明理學(xué),成就甚眾。及卒,門人私謚安節(jié)。
晚晴簃詩匯·卷一十三
李孔昭,字光四,號潛翁,薊州人。明崇禎癸未進(jìn)士。入國朝,不仕。私謚安節(jié)先生。有《秋壑吟》。
李起浡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韓山人。字沛然。號西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