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常熟人,字敬銘,號小云,一號半匏。乾隆四十五年舉人,歷任云南宜良、廣東龍川、澄海知縣,升欽州知州。遇事勤敏,所至興書院,設(shè)義學(xué)。卒年七十六。有《寒翠軒詩文集》、《澄??h志》。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正祖,字亨運,號弘齋,朝鮮王朝的第22代君主,1776年至1800年在位。

人物簡介

簡介
李德懋(1741—1793),全州人。18世紀(jì)朝鮮實學(xué)派文學(xué)的代表詩人之一。字懋官,號炯庵、雅亭、青莊館、嬰處、東方一士。778年,隨沈念祖到北京,與中國學(xué)者李調(diào)元等結(jié)交,考察清朝乾隆盛世的燦爛文化?;貒?,提倡北學(xué)。他博學(xué)多才,通曉經(jīng)史、善于詩畫,名噪一時,但因系庶出,不受重用。1779年任奎章閣檢書官,后任積城縣監(jiān)。他和柳得恭、樸齊家、李書九4人都是實學(xué)派的代表詩人,人稱 “四大家”。他們4人合刊的詩選《四家詩》收入390余首詩歌,是李朝末期一部影響較大的漢詩選集。他的詩大多描寫自然景色和抒發(fā)胸臆,也寫了一些反映農(nóng)民的貧困和暴露權(quán)貴的貪婪、腐敗的作品。著有《青莊館全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42—1783 【介紹】: 清河南祥符人,字敬堂,號琴浦。乾隆三十七年進士,官刑部主事,補廣西司員外郎加三級。治獄有疑,多所曲宥,總辦秋審處七年,于案牘必反復(fù)審閱。有《錢譜》。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五
李堅,字敬堂,祥符人。乾隆壬辰進士,歷官刑部員外郎。有《萱壽堂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廣東合浦人。字仲節(jié),號載園。乾隆四十八年舉人。歷官直隸滿城、天津、獲鹿等縣知縣。善詩,俊逸豪放。愛書畫。有《海門詩鈔》。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
李符清,字仲節(jié),一字載園,合浦人。乾隆癸卯舉人,官束鹿知縣。有《海門詩鈔》。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
李簡,字廉村,號有山,武邑人。乾隆癸卯舉人,官廣平訓(xùn)導(dǎo)。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順天大興人,字春旭。乾隆三十九年舉人,歷任廣西義寧知縣、左州知州、龍州廳同知,為官廉潔。工詩。卒年五十一。有《廉馀詩集》。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六
李維寅,字春旭,號欽伯,大興人。乾隆甲午舉人,歷官龍州同知。有《廉余詩集》。
李楨國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禮安人。字牧之。號尤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字實君,號玉洲。李寅子。雍正二年進士,官編修。工詩。生平游蹤,歷巴蜀,過秦、漢、唐之故都,望終南、武關(guān)之形勝,登泰山,謁孔林,登臨憑吊,發(fā)而為詩,頗得江山之助。有《三經(jīng)附義》、《貞一齋集》。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六
李重華,字實君,號玉洲,吳江人。雍正甲辰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有《貞一齋集》。
清詩別裁集
字實君,江南吳江人。雍正甲辰進士,官翰林院編修。著有《玉洲詩集》?!鹩裰尢熨x俊才,復(fù)得匠門指授,生平游歷,入巴、蜀,客山左,留秦關(guān),經(jīng)三楚,登臨憑吊,發(fā)而為詩,嵚崎歷落,俱得江山之助,宜足繼匠門而興起也?!对娫挕范?,或引而不發(fā),或金針度人,可希風(fēng)昌谷《談藝錄》。
維基
李重華,字伯香,號素園,山西武鄉(xiāng)縣人,同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牛峰人。字季亮。號華泉、日涉亭。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六
李廷敬,字味莊,滄州人。乾隆乙未進士,歷官蘇松太道。有《平遠山房詩鈔》。
維基
李廷敬(?—1806年),字景叔,一字味莊,號寧圃,直隸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人,詩人、書畫家。李廷敬自幼聰慧,淹通群籍。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應(yīng)天津召試,欽賜舉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外任,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為松江府知府,數(shù)任蘇松太道,多行善政。

人物簡介

維基
李席珍(1747年—1827年),字立齋,號渠南,山東壽光人。李席珍為彌北李氏20世(李家官莊16世)。父李體易為清乾隆38年歲貢,曾任泰安訓(xùn)導(dǎo)。李席珍自幼聰慧好學(xué),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省城考中辛卯科亞元(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時24歲(村志載)。此后六次進京趕考,屢試不第,直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第七次考中進士,年已46歲。授官山東泰安府教授,他工作出色,三年后(1796年)受到朝廷嘉獎。現(xiàn)存敕命兩件,稱他:“教士有方,授經(jīng)多術(shù)”,“持躬醇謹,講業(yè)詳明”。贈授文林郎,其父亦授贈文林郎,其母贈為孺人。席珍晚年還鄉(xiāng),他“以敦品勵行范其鄉(xiāng)”,倍受族人尊重。他一生清廉,傳其八秩而卒。其長子李芳烈,嘉慶13年(1809年)舉人,《壽光縣志》記為“副貢,日照縣教諭”。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七
李鈞簡,字小松,號秉和,黃岡人。乾隆己酉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倉場侍郎,降侍讀,遷順天府尹、光祿寺卿,復(fù)降編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50—1808 【介紹】: 清福建同安人,字超人,號西巖。乾隆三十六年武狀元。嘉慶間擢浙江總兵,后兼署福建水師提督,率水師鎮(zhèn)壓蔡牽朱濆起事,造大船名霆船,轉(zhuǎn)戰(zhàn)浙閩海上。嘉慶十二年十二月,中炮死于潮州之黑水洋。謚忠毅。有《李忠毅公詩集》、《水戰(zhàn)紀(jì)略》等。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四
李長庚,字超人,號西巖,同安人。乾隆辛卯武進士,官至浙江提督。追封壯烈伯,謚忠毅。有《詩文遺集》。
全臺詩
李長庚(1751~1807),字超人,號西巖,福建同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武進士。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福建海壇鎮(zhèn)總兵,嘉慶五年(1800)擢福建水師提督,不久調(diào)浙江。長年致力于追剿海盜蔡牽與朱濆之工作。嘉慶十二年(1807)十二月二十五日,追討蔡牽至黑水洋,不幸中炮身亡。追封三等烈伯,謚號「忠毅」?! ±铋L庚出身行伍,但是頗能著作,有《水戰(zhàn)紀(jì)略》、《李忠毅公遺詩》。論者謂其詩有雅歌投壺之風(fēng)。以下乃據(jù)典藏于福建廈門大學(xué)圖書館之《李忠毅公遺詩》抄本而來。該詩稿多已蠹蛀毀損,但猶能從詩作中見其征剿蔡牽,宵旰憂勞之苦心,有助于臺灣史事之理解。(施懿琳撰)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九十三
李殿圖,字桓符,號石渠,又號露桐,高陽人。乾隆丙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福建巡撫,降侍講。謚文肅。有《番行雜詠》。
維基
李殿圖(?—1812年),清朝官員,直隸高陽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歷任同考官、湖南鄉(xiāng)試正考官、會試同者官、廣西道監(jiān)察御史、廣西學(xué)政、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轉(zhuǎn)掌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禮科給事中。嘉慶六年(1801年)任福建巡撫。他于福建巡撫任內(nèi),諭以外省陣亡官弁、兵丁、鄉(xiāng)勇為數(shù)較多,特地于原籍府、州建祠致祭,以激勵將士士氣。另外,也致力于平定閩臺兩地海賊盜匪。除此,也制定添募兵丁口糧、燂洗船只等費,以有效遏止蔡牽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