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柏鄉(xiāng)縣(柏鄉(xiāng)縣)  拼音:bó xiāng xiàn
縣名:(1)位于河北省石門市東南,城南北皆臨泜水,縣北鄗城有光武廟,漢光武帝即位于此。(2)位于河南省南部滏陽河流域。農產以棉花、小麥、大豆等為主。
《國語辭典》:東柏林(東柏林)  拼音:dōng bó lín
East Berlin
城市名。西元一九四九年起,違背美、蘇、法、英四聯(lián)盟國協(xié)定,由蘇聯(lián)策劃,成為東德首都。至一九九○年十月才與西柏林統(tǒng)一。參見「柏林」條。
《國語辭典》:柏克  拼音:bó kè
Edmund Burke
人名。(西元1729~1797)英國政論家。他擅長文學,主張秩序重于自由,極端重視傳統(tǒng),反對自然權力。進入國會后,為了美國與印度問題,常與政府爭辯。主要著作有對法國革命的感想、壯美與優(yōu)美之研究等。
《國語辭典》:柏吉斯法  拼音:bó jí sī fǎ
將煤液化以制造人造石油的方法。為德國化學家柏吉斯于西元一九一三年發(fā)明。把粉末狀的煤與重油混合,在攝氏五十度、二百至三百大氣壓力下,與氫反應而液化形成。
《國語辭典》:柏吉烏斯(柏吉烏斯)  拼音:bó jí wū sī
Friedrich Bergius
人名。(西元1884~1949)德國化學家。致力于將煤高壓液化的化學研究,西元一九一三年完成柏吉烏斯試驗法,開創(chuàng)了制造人造石油的可能性,并研究由木材制糖的方法。一九三一年獲諾貝爾獎。
《國語辭典》:柏林會議(柏林會議)  拼音:bó lín huì yì
西元一八七八年俄、土戰(zhàn)后所締結的《圣斯泰法諾條約》,遭到英、奧強烈反對,經德國首相俾斯麥從中斡旋,于同年六月在柏林召開的會議。
《國語辭典》:柏林劇團(柏林劇團)  拼音:bó lín jù tuán
Berliner Ensemble
原東德著名戲劇團體,西元一九四九年由布雷希特與維格所創(chuàng)立。一九五四年以后,因發(fā)展出獨特的敘事詩表演方式而受到矚目,并奠定其地位。
《國語辭典》:柏林樂派(柏林樂派)  拼音:bó lín yuè pài
Berlin School
十八世紀后半期活躍于柏林的一群音樂家。屬于前古典樂派,主要成就在古典鋼琴音樂和歌曲創(chuàng)作上。也稱為「北德國樂派」。
《國語辭典》:柏林圍墻(柏林圍墻)  拼音:bó lín wéi qiáng
東柏林難民于西元一九六一年涌入西柏林,東德政府以防止法西斯侵略為藉口,由警軍蓋起長達四十公里的圍墻,嚴密封鎖。至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一日,方由東德政府頒布命令,開放邊界,允許東德人民自由出入此圍墻。一九九○年間,在東西德統(tǒng)一的聲浪中,柏林圍墻開始拆除。
分類:難民公元
《國語辭典》:柏林影展  拼音:bó lín yǐng zhǎn
世界四大影展之一。由柏林藝術公司與德國電影之友協(xié)會主辦,至西元一九九三年已舉辦了四十二屆,每年于二月舉行,規(guī)模龐大。主要活動有國際電影競賽展、青年影展、兒童電影展、回顧展或紀念性活動、影片展示、德國影片展、市場展、專業(yè)人員與觀眾的座談會等。我國電影《魯冰花》一片曾獲得此影展的兒童片獎。
《國語辭典》:柏臺烏府(柏臺烏府)  拼音:bó tái wū fǔ
漢代朱博為御史大夫,府中種植柏樹,常有野烏棲于其上,因而稱御史臺為「柏臺烏府」。也稱為「柏府」、「柏臺」。
《國語辭典》:柏舟之節(jié)(柏舟之節(jié))  拼音:bó zhōu zhī jié
衛(wèi)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共姜的父母逼共姜改嫁,共姜作〈柏舟〉詩自誓。見《詩經。鄘風。柏舟》。后以柏舟之節(jié)比喻夫死守節(jié)。宋。朱熹〈與陳師中書〉:「朋友傳說,令女弟甚賢,必能養(yǎng)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jié)。」也作「柏舟之誓」。
《國語辭典》:柏舟之誓  拼音:bó zhōu zhī shì
比喻婦女喪夫守節(jié)不嫁。參見「柏舟之節(jié)」條。唐。陳子昂〈唐故袁州參軍李府君妻張氏墓志銘〉:「青松摧折,哀斷女蘿之心,丹節(jié)孤高,終守柏舟之誓?!?/div>
《國語辭典》:柏舟之痛  拼音:bó zhōu zhī tòng
衛(wèi)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共姜的父母逼共姜改嫁,共姜作〈柏舟〉詩自誓。見《詩經。鄘風。柏舟》。后以柏舟之痛比喻喪夫的哀痛。唐。權德輿〈鄜坊節(jié)度使推官大理評事唐君墓志銘〉:「結縭周月,遭罹柏舟之痛。」
《國語辭典》:朱柏廬(朱柏廬)  拼音:zhū bó lú
人名。(西元1617~1688)名用純,字致一,自號柏廬,明末江蘇昆山人。入清后隱居不仕,其學篤守程朱,知行并進,所著之治家格言,尤為膾炙人口,卒后門人私謚為孝定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