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詞典 4分類詞匯 6
《國語辭典》:毀譽(yù)(毀譽(yù))  拼音:huǐ yù
非議與稱贊?!侗阕?。外篇。自敘》:「而洪之為人,信心而行,毀譽(yù)皆置于不聞。」《管子。形勢》:「訾讆之人得用,則人主之明蔽,而毀譽(yù)之言起。任之大事,則事不成而禍患至?!?/div>
《國語辭典》:毀譽(yù)參半(毀譽(yù)參半)  拼音:huǐ yù cān bàn
毀謗與稱譽(yù)的比例相當(dāng)。如:「他在商業(yè)界毀譽(yù)參半,若非親自與他接觸,很難真正了解他的為人?!?/div>
《國語辭典》:毀譽(yù)從來不可聽(毀譽(yù)從來不可聽)  拼音:huǐ yù cóng lái bù kě tīng
對他人的批評或贊揚,都不用太過在意,一切但憑問心無愧?!毒劳ㄑ?。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毀譽(yù)從來不可聽,是非終久自分明。」
《高級漢語詞典》:毀譽(yù)相半
毀謗和稱譽(yù)各半
《國語辭典》:兩舌(兩舌)  拼音:liǎng shé
搬弄是非、挑撥離間。漢。焦延壽《易林。卷一。夫》:「一簧兩舌,妄言謀語,三奸成虎,曾母投杼?!?/div>
《漢語大詞典》:激詭(激詭)
(1).矯情立異。后漢書·獨行傳·范冉:“ 冉 好違時絶俗,為激詭之行?!?span id="inztor4"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和洽傳》:“古之大教,務(wù)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詭之行,則容隱偽矣?!?清 劉大櫆 《潘在澗時文序》:“ 老聃 、 莊周 ,使為激詭; 商鞅 、 李斯 ,使為變亂。”
(2).標(biāo)新立異。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中:“ 東坡 《雁詞》云:‘揀盡寒枝不肯棲。’以其不棲木,故云爾;蓋激詭之致,詞人正貴如此?!?br />(3).毀譽(yù)過當(dāng)。后漢書·班固傳論:“若 固 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 李賢 注:“激,揚也;詭,毀也。”
《漢語大詞典》:知我罪我
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 孔子 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后用“知我罪我”表示別人對自己的毀譽(yù)。 宋 李之彥 《東谷所見》:“任意迅筆,言無忌諱,予所見與人所見未必盡合也。有見而喜,亦有見而怒,知我罪我,其惟此見乎!”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知我罪我,憐我殺我,悉聽世人,不復(fù)能顧其后矣?!?/div>
《漢語大詞典》:訾美
猶言褒貶毀譽(yù)。新唐書·李延壽傳:“其史於本國詳,佗國略,往往訾美失傳。”
《國語辭典》:呼牛呼馬(呼牛呼馬)  拼音:hū niú hū mǎ
比喻是非本無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毀譽(yù)隨人而定,不加計較。語本《莊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謂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茍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挂沧鳌负襞W黢R」。
《漢語大詞典》:朝夷暮蹠
早晨被譽(yù)為 伯夷 ,晚上被貶作 盜跖 。形容時論毀譽(yù)多變。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工部·邵上葵工部:“ 邵 之兩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 夷 暮 跖 ,亦可以觀世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