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詞典 4分類詞匯 13
《漢語大詞典》:干色
(1).猶犯顏。色,指對方的臉色。漢書·敘傳下:“ 建平 質(zhì)直,犯上干色?!?br />(2).謂追逐女色。太平廣記卷四六○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蘇瓊》:“一人年出二十,未婚對,然目不干色,曾無穢行。”
(3).古代于立春日出春牛示農(nóng)時以勸耕,春牛毛色以十干所屬顏色配成干色。如太歲在甲子,甲屬木,東方青色,青色為干色;又如日干為丙子,丙屬火,南方赤色,赤色為干色。余類推。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而今世遂有春牛造毛色之法,以歲干色為頭,支色為身,納音色為腹。立春日干色為角、耳、尾,支色為脛,納音色為蹄?!?/div>
《漢語大詞典》:遌顏(遌顔)
猶犯顏。
分類:犯顏
《國語辭典》:嬰鱗(嬰鱗)  拼音:yīng lín
傳說龍喉下逆長著尺把長的鱗片,若有人觸犯鱗片,龍必怒而殺人。語本《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故后世將臣子勇于諫諍而冒犯君主威嚴(yán),或觸怒有強(qiáng)權(quán)的人而招致殺身者,稱為「嬰鱗」。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出而從仕,有狂狷嬰鱗之愚。」也作「批逆鱗」。
《漢語大詞典》:披鱗(披鱗)
比喻犯顏直諫,觸怒帝王。 唐 皇甫澈 《賦四相詩·中書令鍾紹京》:“謀猷葉圣朝,披鱗奮英節(jié)。” 明 袁宗道 《封知縣劉公墓志銘》:“夕郎矯矯,名重披鱗?!?明 蔡汝楠 《創(chuàng)建大復(fù)何先生祠記》:“披鱗蹈鑊,朝士奪色?!眳⒁姟?批逆鱗 ”。
《國語辭典》:批逆鱗(批逆鱗)  拼音:pī nì lín
逆鱗,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批逆鱗引申為直言諍諫。參見「嬰鱗」條?!稇?zhàn)國策。燕策三》:「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陛下導(dǎo)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數(shù)批逆鱗哉!」
《漢語大詞典》:觸龍鱗(觸龍鱗)
觸犯龍的逆鱗。比喻臣子對君主的過失犯顏直諫。后漢書·李云傳:“故敢觸龍鱗,冒昧以請?!币嗍∽鳌?觸鱗 ”。舊唐書·高宗紀(jì)論:“虛襟似納於觸鱗,下詔無殊於扇暍?!?明 王世貞 《讀陳僉事祚遺事有感》:“愛主投經(jīng)術(shù),如何遂觸鱗?!?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老蘇諫論:“夫犯顏之禍,將彰君過。宜上思 召公 咨商之義,下念 鮑勛 觸鱗之誅也一段,又為 牧 之所本。”
《漢語大詞典》:抵角
牛、羊等用以頂觸的角。多喻犯顏直諫的人。陳書·后主紀(jì):“而世無抵角,時鮮犯鱗?!?/div>
分類:犯顏直諫
《漢語大詞典》:冒顏(冒顔)
犯顏,冒犯尊者。文選·曹植〈上責(zé)躬應(yīng)詔詩表〉:“辭旨淺末,不足采覽;貴露下情,冒顏以聞。” 李善 注引《漢書音義》:“ 張晏 曰:‘人臣上書,當(dāng)昧犯死罪而言也?!?/div>
《漢語大詞典》:抗犯
(1).抵抗與進(jìn)犯。后漢書·公孫瓚傳:“職統(tǒng)戎馬,連接邊寇……虜識 瓚 聲,憚其勇,莫敢抗犯。”
(2).犯顏抗論。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夫上媚天子,下媚庶人,不以抗犯為能,而以順悅為得,此豈有諂曲之意存乎其間哉?”
《漢語大詞典》:犯色
(1).指犯顏直諫。漢書·外戚恩澤侯表:“ 孝景 將侯 王氏 , 脩侯 犯色,卒用廢黜?!?br />(2).色彩不協(xié)調(diào)。 冰心 《一個母親的建議》:“兩根大小辮兒,再系上兩種犯色的絲帶?!?/div>
《漢語大詞典》:犯諫(犯諫)
犯顏直諫。《史記·樂毅列傳》:“ 紂 之時, 箕子 不用,犯諫不怠,以冀其聽?!?/div>
分類:犯顏直諫
《國語辭典》:廷爭面折(廷爭面折)  拼音:tíng zhēng miàn zhé
臣子在朝廷上犯顏直諫,據(jù)理力爭。《晉書。卷五五。潘岳傳》:「雖廷爭面折,猶將祈請而求焉?!挂沧鳌该嬲弁帯埂?/div>
《國語辭典》:骨鯁之臣(骨鯁之臣)  拼音:gǔ gěng zhī chén
犯顏諫諍,敢進(jìn)忠言的臣子。唐。韓愈〈爭臣論〉:「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div>
《國語辭典》:面折廷爭(面折廷爭)  拼音:miàn zhé tíng zhēng
在朝廷上直言諫諍,據(jù)理力爭?!妒酚?。卷九。呂太后本紀(jì)》:「于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后,君亦不如臣?!挂沧鳌竿幟嬲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