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上元  拼音:shàng yuán
1.元宵節(jié)的別稱。參見「元宵節(jié)」條。
2.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宮,必一百八十年后度盡,故以第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
3.年號:(1)唐朝高宗的年號。(西元674~676)(2)唐朝肅宗的年號。(西元760~762)
《漢語大詞典》:五子
(1). 夏 太康 昆弟五人。《楚辭·離騷》:“不顧難以圖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朱熹 集注:“五子為 太康 昆弟五人?!?唐 韓愈 《送孟東野序》:“ 夏 之時,五子以其歌鳴。”一說為 太康 弟。 游國恩 《離騷纂義》引 王引之 曰:“ 五子 ,即 五觀 也。”
(2).指 宋 代的 周敦頤 、 程顥 、 程頤 、 張載 、 朱熹 。 清 何凌漢 《宋元學(xué)案敘》:“余生於 濂溪 之鄉(xiāng),幼稟庭訓(xùn),讀 宋 五子書?!?br />(3).謂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干支相配六十年間有五個子年,故稱。漢書·律歷志上:“日有六甲,辰有五子?!?顏師古 注:“六甲之中唯甲寅無子,故有五子?!?span id="y62qach"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夫六,中之色也。” 三國 吳 韋昭 注:“天有六甲,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畢矣?!?br />(4).樹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五子:“ 裴淵 《廣州記》曰:‘五子樹,實(shí)如梨,里有五核,因名五子。治霍亂金瘡?!?/div>
《國語辭典》:中元  拼音:zhōng yuán
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本來是道教三官大帝中的「地官大帝」之誕辰。因地官大帝掌管赦管,因此,道教會在這一天舉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佛教傳入后,又以此日為「盂蘭盆節(jié)」。相傳到了這一天,閻羅王會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guān)」,讓關(guān)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因此,民間盛行為死去的親人舉行超渡法事,以消災(zāi)祈福,化解怨氣。也稱為「中元節(jié)」、「盂蘭盆節(jié)」、「鬼節(jié)」。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yīng)制〉詩:「士德三元正,堯心萬國同。」
2.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顾?。杜公贍。注:「陰歷正月初一日,為年、月、日三者之始,謂之三元。」
3.習(xí)俗上,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合稱為「三元」。清。趙翼《陔馀叢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為三元日,則自元魏始?!?br />4.科舉考試中的鄉(xiāng)試、會試、廷試的第一名,分別稱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為「三元」。如:「連中三元」。
5.道家稱天、地、水為「三元」。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五六。元?dú)庹摗罚骸阜蚧煦绶趾?,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yǎng)萬物?!挂卜Q為「三官」。
6.術(shù)數(shù)用語。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宮,必一百八十年后度盡,故以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合稱為「三元」。
《國語辭典》:周天  拼音:zhōu tiān
即圓周。中國古代以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為周天,即繞天球一周。
《國語辭典》:六甲  拼音:liù jiǎ
1.天干地支相配計(jì)算時日,其中有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故稱為「六甲」?!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八歲入小學(xué),學(xué)六甲五方書計(jì)之事,始知室家長幼之節(jié)?!?br />2.俗稱女子懷孕為「身懷六甲」。相傳男女于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天配合,最易懷孕,故名。《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受幸,身懷六甲,已兩月矣?!?br />3.一種五行方術(shù),可據(jù)以隱遁或避除神鬼。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五行有驛馬之言,六甲有官鬼之說?!?br />4.道教指供天帝驅(qū)使的陽神。道士可用符咒召請以祈驅(qū)鬼?!端问贰>砥咭?。律歷志四》:「以育六甲,六甲,天之使,行風(fēng)電,筴鬼神。」
5.星名?!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華蓋杠旁六星曰六甲,可以分陰陽而配節(jié)候,故在帝旁,所以布政教而授農(nóng)時也?!?/div>
《國語辭典》:同甲  拼音:tóng jiǎ
歲數(shù)相同。宋。蘇軾〈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詩:「舊游到處皆蒼蘚,同甲惟君尚黑頭?!埂读凝S志異。卷六。江城》:「翁有女,小字江城,與生同甲,時皆八九歲?!挂沧鳌竿?。
《漢語大詞典》:雌甲
年逾花甲之同庚者二人,其幼者之甲子為雌甲子。 宋 劉克莊 《挽蔡遵府閣學(xué)》詩之二:“雌甲何其厄,同庚只么休?!?元 方回 《寄壽牟提刑獻(xiàn)之巘詩序》:“前 浙東 憲使大卿 陵陽 牟公 獻(xiàn)之先生 寶慶 三年丁亥年正月十一日生,其賢子孫以丙申正旦奉觴為親庭慶七十。 紫陽 方回 亦以丁亥年前五月十一日生,為雌甲子。”又詩:“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慙磵愧負(fù)山靈。”一說甲子逢雙日者。 清 高士奇 《天祿馀識·雌甲》:“《説楛》:甲子逢單日為雄,雙日為雌。雌甲子雖雨不害。詩云:‘老尚夸雌甲,狂寧作散仙?!?/div>
分類:甲子
《漢語大詞典》:大撓(大撓)
亦作“ 大橈 ”。 傳說為 黃帝 史官,始作甲子。呂氏春秋·尊師:“ 黃帝 師 大撓 ?!?高誘 注:“ 大撓 作甲子?!?清 龔自珍 《辨仙行》:“九皇五伯升且淪, 大橈 以來未浹旬。”
《國語辭典》:小運(yùn)(小運(yùn))  拼音:xiǎo yùn
星命家稱每一年所行的運(yùn)為「小運(yùn)」。也稱為「流年」。
《漢語大詞典》:子卯
甲子和乙卯。古以為忌日。左傳·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楊伯峻 注:“ 甲子 為 商紂 滅亡死日,見《漢書·律歷志》《武成》《史記·商本紀(jì)》;乙卯為 夏桀 亡日,見 孔 疏。當(dāng)時人因此以甲子、乙卯為疾日。疾日即忌日。《禮記·玉藻》謂于此二日食粗糧菜湯,亦可證甲子、乙卯為忌日?!?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翼奉傳》:“北方之情,好也;好行貪狼,申子主之。東方之情,怒也;怒行陰賊,亥卯主之。貪狼必待陰賊而后動,陰賊必待貪狼而后用,二陰并行,是以王者忌子卯也?!?/div>
分類:甲子忌日
《漢語大詞典》:甲歷(甲曆)
亦作“ 甲歷 ”。
(1).用甲子記載歲時的日歷。 唐 陸贄 《貞元改元大赦制》:“凡為擇人,其在精覈……所司依資敘注擬,便於甲歷之內(nèi),具標(biāo)舉主名銜,仍牒報(bào)御史臺?!?宋 王應(yīng)麟 玉海·歷法:“外紀(jì) 伏羲 紀(jì)陽氣之初為律法,建五氣,立五常,定五行有甲歷五運(yùn)。《古三墳》: 伏羲氏 木王月命臣 龍潛氏 作甲歷?!?br />(2).泛指歲時。 宋 呂南公 《有懷溪齋奉寄微之》詩:“身名不分輕如夢,甲歷誰令過若流?!?/div>
《漢語大詞典》:甲子雨
甲子日所下的雨。俗謂可兆天時并人事。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春雨甲子,赤地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鵲巢下地,其年大水?!?唐 杜甫 《雨》詩:“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時?!?宋 范成大 《梅雨》詩之四:“千山云深甲子雨,十日地濕東南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六術(shù)(六術(shù))
(1).指軍事上的六項(xiàng)原則。荀子·議兵:“故制號政令,欲嚴(yán)以威;慶賞刑罰,欲必以信;處舍收藏,欲周以固;徙舉進(jìn)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窺敵觀變,欲潛以深,欲伍以參;遇敵決戰(zhàn),必道吾所明,必道吾所疑。夫是之謂六術(shù)?!?br />(2).指占日、占月、占星氣、律呂、甲子、算數(shù)。晉書·律歷志中:“逮乎 炎帝 ,分八節(jié)以始農(nóng)功, 軒轅 紀(jì)三綱而闡書契,乃使 羲和 占日, 常儀 占月, 臾區(qū) 占星氣, 伶?zhèn)?造律呂, 大撓 造甲子, 隸首 作算數(shù)。 容成 綜斯六術(shù),考定氣象,建五行,察發(fā)歛,起消息,正閏餘,述而著焉,謂之《調(diào)歷》?!?/div>
《漢語大詞典》:陰錯(陰錯)
(1).古代歷數(shù)術(shù)語。在六十甲子中,甲子、甲午為陽辰。陽辰之前三辰,即甲子之前辛酉、壬戌、癸亥,甲午之前辛卯、壬辰、癸巳皆為“陰錯”。見 明 王逵 蠡海集·歷數(shù)。
(2).陰陽家的迷信說法。謂農(nóng)歷正月庚戌,二月辛酉,三月庚申,四月己未、丁未,六月己巳、丁巳,七月甲辰,八月乙卯,九月甲寅,十月癸丑,十二月癸亥為陰錯,百事不宜。《協(xié)紀(jì)辨方書·義例二·陰錯》:“《堪輿經(jīng)》曰:以陰建之支配當(dāng)方之干,陰陽自相配合為日,以值所衝之宿為陰錯。”
《漢語大詞典》:全率
古天文術(shù)語。推算上元積年,自某一個甲子日的子時往上推,至某一個日月經(jīng)緯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方位時刻的完整的天文周期稱為“全率”。新五代史·司天考一:“故以七十二為經(jīng)法……以通法進(jìn)經(jīng)法,得七千二百,謂之統(tǒng)法。自元入經(jīng),先用此法,統(tǒng)歷之諸法也。以通法進(jìn)統(tǒng)法,得七十二萬。氣朔之下,收分必盡,謂之全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