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國語辭典》:欠稅(欠稅)  拼音:qiàn shuì
指納稅義務(wù)人未在期限內(nèi)繳納足額的稅款。如:「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因為欠稅金額過高,遭到限制出境的處分?!?/div>
《國語辭典》:稅金(稅金)  拼音:shuì jīn
納稅的金額。
分類:稅金稅款
《國語辭典》:租稅(租稅)  拼音:zū shuì
1.舊時田賦和各種稅款的總稱。《墨子。辭過》:「以其常正,收其租稅,則民費而不病?!固?。杜甫〈兵車行〉:「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2.政府為執(zhí)行職務(wù),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按期強制徵收的部分國民所得。
《漢語大詞典》:協(xié)濟(協(xié)濟)
(1).同心協(xié)力,互相支持。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三:“更相調(diào)護,協(xié)濟於朝?!?宋 周密 齊東野語·端平襄州本末:“且諸將不能協(xié)濟,反自相忌嫉?!?br />(2).友援;救濟;接濟。 明 徐渭 《賀兵侍江公擢戶書啟》:“轉(zhuǎn)餉 關(guān) 中 ,佇待 蕭何 之協(xié)濟?!?span id="qacxv41"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協(xié)濟戶十八萬,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輸半賦。”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歐人之中國觀》:“而各省亦以款項協(xié)濟中央?!?br />(3).舊時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將所征稅款協(xié)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 清 顧炎武 《郡縣論七》:“若盡一縣之入用之而猶不足,然后以他縣之賦益之,名為協(xié)濟。” 清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軍政府財政紀要》:“ 貴州 夙號貧國,然協(xié)濟實惠,亦祇承平時有之?!眳⒁姟?協(xié)餉 ”、“ 協(xié)解 ”。
《國語辭典》:解官  拼音:jiè guān
古代負責押解人犯、解送稅款等的官差。清。洪升《長生殿》第三出:「昨已買囑解官,暫時松放?!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竷?nèi)中一個解官,武員打扮。」
《國語辭典》:稅額(稅額)  拼音:shuì é
納稅的總數(shù)。
《漢語大詞典》:折支
(1).折價支付的稅款。 宋 范仲淹 《與尹師魯書》:“折支已差人 許州 般取,到即走報?!?br />(2).彎腰。支,通“ 肢 ”。《舊唐書·張柬之傳》:“扇動酋渠,遣成朋黨,折支諂笑,取媚蠻夷?!?/div>
《國語辭典》:免稅(免稅)  拼音:miǎn shuì
免收稅金。如:「免稅煙」、「免稅店」。《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每常有下路糧船,運糧到京,交納過后,那空船回去,就攬這行生意,假充座船,請得個官員坐艙,那船頭便去包攬他人貨物,圖個免稅之利。」
分類:免稅稅款
《漢語大詞典》:認納(認納)
(1).應(yīng)承交納(稅款)。 明 海瑞 《擬丈田則例》:“ 瓊州 地大抵地多而額數(shù)甚少,地無虛糧,萬分之一亦有里遞人等肯為之認納,只照黃冊額數(shù)更是明準?!?br />(2).領(lǐng)取。《金瓶梅詞話》第三三回:“況 來保 已是 鄆王府 認納官錢,教他與伙計在那里,又看了房兒,又做了買賣?!?/div>
《漢語大詞典》:戶鈔(戶鈔)
農(nóng)戶繳納稅款后取得的收據(jù)。 宋 桂萬榮 《棠陰比事原編·劉相鄰證》:“丞相 劉沆 知 衡州 日,有大姓 尹 氏,欲買鄰人田,莫能得,鄰人老而子幼,乃偽為券。及鄰人死,即逐其子。訟二十年,不得直, 沆 至,又訴, 尹 氏出積歲戶鈔為證。 沆 曰:‘若田百頃,戶鈔豈特收此乎?’”
《國語辭典》:鹽引(鹽引)  拼音:yán yǐn
1.明清時官府在商人繳納鹽價和稅款后,由戶部印發(fā)的稱為「鹽引」;由各地鹽政所發(fā)的稱為「鹽票」。
2.鹽包。元。秦??夫《東堂老》第一折:「快準備著五千船鹽引,十萬擔茶挑?!?/div>
《國語辭典》:曲錢(麴錢)  拼音:qú qián
酒戶所納的稅金。《宋史。卷一八五。食貨志下七》:「治平四年,手詔蠲京師酒戶所負曲錢十六萬緡?!挂卜Q為「曲引錢」。
《漢語大詞典》:月樁錢(月樁錢)
南宋 為支應(yīng)軍餉而加征的稅款名目,因系計月樁辦錢物,故稱。 紹興 二年(1132年), 韓世忠 駐軍 建康 ,由 江東 漕司每月?lián)莛A十萬緡以供軍需。規(guī)定動用經(jīng)制錢,上供錢及移用其他稅錢,漕司不肯動撥本身稅款,指定科目又不夠支應(yīng),就向地方攤派。州縣巧立名目,橫征于民。其名目有:麴引錢、納醋錢、賣紙錢、戶長甲帖錢、保正牌限錢、折納牛皮筋角錢,兩訟不勝則有罰錢、既勝則令納歡喜錢等。其后又推行于 江浙 及 湖南 ,以 江南東 、 西 路受害最重。參閱文獻通考·征榷六宋史·食貨志下一。
《國語辭典》:漏稅(漏稅)  拼音:lòu shuì
以不正當?shù)姆椒?,逃避或減少法令規(guī)定應(yīng)繳納的稅捐。是一種犯罪行為。
《國語辭典》:上稅(上稅)  拼音:shàng shuì
納稅。如:「這批貨上稅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