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秦醫(yī)(秦醫(yī))
(1).指 扁鵲 。古之良醫(yī)。尸子·治天下:“弱子有疾,慈母之見 秦 醫(yī)也,不爭禮貌?!?span id="rph7evg" class="book">《韓非子·說林下》:“ 秦 醫(yī)雖善除,不能自彈也?!?br />(2).泛指良醫(yī)。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南中污下,遂得氣疾,先大夫憐其寖劇,命訪 秦 醫(yī)?!?/div>
《國語辭典》:盧醫(yī)(盧醫(yī))  拼音:lú yī
春秋戰(zhàn)國時名醫(yī)扁鵲。參見「扁鵲」條。后泛稱良醫(yī)。如:「妙手盧醫(yī)」。
《漢語大詞典》:醫(yī)緩(醫(yī)緩)
(1). 春秋 時 秦國 良醫(yī)。左傳·成公十年:“公( 晉侯 )疾病,求醫(yī)於 秦 。 秦伯 使 醫(yī)緩 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唬骸坚t(yī)也?!駷橹Y而歸之。”
(2).泛指良醫(yī)。 唐 溫庭筠 《上杜舍人啟》:“陋容須托於媒揚,沉痼宜蠲於 醫(yī)緩 。” 元 劉詵 《霰雪和彭經(jīng)歷琦初》之一:“坐憫民瘼深,誰與覓 醫(yī)緩 ?!?/div>
《漢語大詞典》:高醫(yī)(高醫(yī))
良醫(yī)。新唐書·方技傳·甄權:“以母病,與弟 立言 究習方書,遂為高醫(yī)?!?/div>
分類:良醫(yī)
《漢語大詞典》:長桑(長桑)
(1). 長桑君 的省稱。后借指良醫(yī)。 唐 李白 《送方士趙叟之東平》詩:“ 長桑 曉洞視,五藏無全牛?!?清 顧炎武 《贈鄔處士繼思》詩:“牀頭《本草》書,門外 長桑 侶?!眳⒁姟?長桑君 ”。
(2).復姓。 戰(zhàn)國 有 長桑君 。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漢語大詞典》:長桑君(長桑君)
戰(zhàn)國 時的神醫(yī)。傳說 扁鵲 與之交往甚密,事之唯謹,乃以禁方傳 扁鵲 ,又出藥使 扁鵲 飲服,忽然不見。于是 扁鵲 視病盡見五臟癥結,遂以精通醫(yī)術聞名當世。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金 元好問 《醉中送陳季淵》詩:“誰作 東山 謝安 起,恨我不比 長桑君 ?!?/div>
《國語辭典》:和緩(和緩)  拼音:hé huǎn
溫和舒緩?!度龂萘x》第四三回:「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div>
《漢語大詞典》:和扁
古代良醫(yī) 和 與 扁鵲 的合稱。漢書·藝文志:“太古有 岐伯 、 俞拊 ,中世有 扁鵲 、 秦和 ?!?顏師古 注:“ 和 秦 醫(yī)名也?!?唐 劉禹錫 《謝賜廣利方表》:“長驅 和 扁 ,高視 農(nóng) 軒 。” 宋 范成大 《問天醫(yī)賦》:“訪 和 扁 以制度,招 桐 雷 使炮炙?!?清 金農(nóng) 《橫山田廬獨吟》:“松下百骸輕,清風勝 和 扁 ?!?/div>
《國語辭典》:三折肱  拼音:sān zhé gōng
比喻閱歷深,取得豐富的經(jīng)驗,自然造詣精深。參見「三折肱為良醫(yī)」條。宋。張侃〈歲時書事〉詩:「年來三折肱,逢人漫稱好?!?/div>
《漢語大詞典》:醫(yī)和(醫(yī)和)
春秋 時 秦國 良醫(yī)。醫(yī)為職業(yè)稱謂, 和 是名字。據(jù)左傳·昭公元年載,他曾倡論陰、陽、風、雨、晦、明為“六氣”,謂“六氣”太過,可引起不同疾病。曾為 晉平公 治病,以為其疾不可治。 趙孟 以為良醫(yī)。見左傳·昭公元年。后借指良醫(yī)。舊唐書·懿宗紀:“自秋已來,忽爾嬰疹,坐朝既闕,踰旬未瘳。六疾斯侵,萬機多曠, 醫(yī)和 無驗,以至彌留?!?宋 黃庭堅 《古詩上蘇子瞻》之二:“ 醫(yī)和 不并世,深根且固蔕?!?/div>
《國語辭典》:俞跗  拼音:yú fū
古代良醫(yī),相傳為黃帝之臣。醫(yī)病不用湯藥,只給病人割皮解肌,洗滌內臟。也作「俞柎」、「踰跗」。
《漢語大詞典》:桑公
即 長桑君 。相傳為古良醫(yī) 扁鵲 之師。 唐 盧綸 《行藥前軒呈董山人》詩:“ 桑公 富靈術,一為保餘生。”
《漢語大詞典》:三醫(yī)(三醫(yī))
指古名醫(yī) 矯氏 、 俞氏 、 盧氏 。列子·力命:“ 季梁 得疾,七日大漸……終謁三醫(yī):一曰 矯氏 ,二曰 俞氏 ,三曰 盧氏 ,診其所疾?!焙蠓褐噶坚t(yī)。 唐 黃滔 《祭南海南平王》:“胡二豎之亟攻,竟三醫(yī)之莫救?!?宋 陸游 《羸疾》詩:“但當名百藥,那更謁三醫(yī)。”
《漢語大詞典》:秦緩(秦緩)
春秋 時 秦國 良醫(yī)。左傳·成公十年:“公疾病,求醫(yī)於 秦 。 秦伯 使醫(yī) 緩 為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九郎:“曩不實言,今魂氣已游墟莽, 秦緩 何能為力?”
《漢語大詞典》:俞附
即 俞跗 。相傳為 黃帝 時的良醫(yī)。 晉 葛洪 抱樸子·彈禰:“猶必死之病, 俞附 、 越人 所無如何;朽木鈆鋌, 班輸 、 歐冶 所不能匠也?!?晉 孫楚 《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如其迷謬,未知所投,恐 俞附 見其已困, 扁鵲 知其無功也。”詳“ 俞跗 ”。
《國語辭典》:俞跗  拼音:yú fū
古代良醫(yī),相傳為黃帝之臣。醫(yī)病不用湯藥,只給病人割皮解肌,洗滌內臟。也作「俞柎」、「踰跗」。
《漢語大詞典》:俞拊
即 俞跗 。相傳為 黃帝 時的良醫(yī)。漢書·藝文志:“《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二十三卷?!?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 黃帝 時醫(yī)也?!?span id="ysc67cu" class="book">《漢書·藝文志》:“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 岐伯 、 俞拊 ,中世有 扁鵲 、 秦和 ,蓋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 漢 興有 倉公 。今其技術晻昧,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痹敗?俞跗 ”。
《國語辭典》:俞跗  拼音:yú fū
古代良醫(yī),相傳為黃帝之臣。醫(yī)病不用湯藥,只給病人割皮解肌,洗滌內臟。也作「俞柎」、「踰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