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委曲  拼音:wěi qū
1.委婉曲折。《史記。卷二七。天官書》:「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二:「待學生尋個便,到那里替兄委曲通知,周全其事,決不有誤?!?br />2.屈身折節(jié),意不得伸。
3.事情的原委。《文選。繁欽。與魏文帝箋》:「竊惟圣體,兼愛好奇,是以因箋先白委曲?!?/div>
《國語辭典》:彌縫(彌縫)  拼音:mí féng
1.補合?!蹲髠鳌Y夜辍罚骸笍浛p其闕,而匡救其災?!?br />2.設法遮掩缺失以免被人發(fā)覺。如:「他將那件事彌縫得很好,別人都沒發(fā)現。」
《國語辭典》:鹽梅(鹽梅)  拼音:yán méi
鹽味咸,梅味酸,都是調味的必需品?!墩Z出書經。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鼓艘蟾咦诿嫡f為相的言辭,說他是國家極需要的人,后因用以稱美相業(yè)的言辭?!读簳?。卷五一。處士傳。庾詵傳》:「勒州縣時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鹽梅。」
《國語辭典》:醞釀(醞釀)  拼音:yùn niàng
1.制酒?!逗鬂h書。卷七五。呂布傳》:「布禁酒而卿等醞釀,為欲因酒共謀布邪?」
2.比喻逐漸感染、變化而成。《淮南子。本經》:「以相嘔咐醞釀,而成育群生?!顾巍LK軾〈又一首答二猶子與王郎見和〉詩:「詩書與我為曲蘗,醞釀老夫成搢紳?!?br />3.比喻做準備工作。如:「醞釀罷工」。
《國語辭典》:協和(協和)  拼音:xié hé
1.和諧融洽。三國魏。鐘會〈移蜀將吏士民檄〉:「布政垂惠,而萬邦協和?!埂段倪x。潘岳。笙賦》:「協和陳宋,混一齊楚?!?br />2.調和。《后漢書。卷三九。劉般傳》:「協和陰陽,調訓五品?!埂度龂?。卷三三。蜀書。后主禪傳》:「上下交暢,然后萬物協和,庶類獲乂?!?br />3.湊合、湊在一起。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二折:「四季中間無日無,惟有秋深更凄楚,怎當他協和芭蕉夜窗雨?!?/div>
《國語辭典》:和同  拼音:hé tóng
隨俗?!抖膛陌阁@奇》卷二八:「就守著清白,也沒人來替你造牌坊,落得和同了些?!?/div>
《國語辭典》:融和  拼音:róng hé
融洽和諧。唐。李商隱〈為裴懿無私祭薛郎中袞文〉:「靈臺委鑒,虛室融和。」
《國語辭典》:和合  拼音:hé hé
1.和諧好合?!妒酚?。卷四四。魏世家》:「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br />2.寒山與拾得二僧?!肚迤缴教迷挶尽;艮I蓮女成佛記》:「你不知,我買來供奉和合利市哥哥的?!?/div>
《國語辭典》:平和  拼音:píng hé
1.平正和諧、調和?!蹲髠?。昭公元年》:「于是有煩手淫聲,慆堙心耳,乃忘平和。」
2.安定、平穩(wěn)。如:「近來局勢平和。」《隋書。卷二○。天文志中》:「斗星盛明,王道平和,爵祿行?!?/div>
《國語辭典》:平調(平調)  拼音:píng tiáo
平穩(wěn)和諧?!逗鬂h書。卷四一。宋均傳》:「今諸國之封,并皆膏腴,風氣平調,道路夷近,朝聘有期,行來不難。」
分類:平調調和
《國語辭典》:和調(和調)  拼音:hé tiáo
互相調理、彼此協調。漢。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海內晏然,天下大洽,陰陽和調,萬物咸得其宜?!乖?。鄭光祖《?梅香》第二折:「教解元善服湯藥,把貴體和調。」
《漢語大詞典》:均和
調和;協調。管子·四稱:“四時不貸,民亦不憂;五穀蕃殖,外內均和。”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論》:“均和法令,調理風俗……此宰輔之職也?!?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若乃均和其用,調審其音,上以系一人之德,下以悅萬國之心,既順時而設教,孰尊古而卑今!”
分類:調和協調
《國語辭典》:諧和(諧和)  拼音:xié hé
調和而不沖突牴觸?!吨芏Y。地官。調人》:「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挂沧鳌钢C緝」。
《漢語大詞典》:勺藥(勺藥)
即芍藥。古人離別常用以相贈。《詩·鄭風·溱洧》:“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毛 傳:“勺藥,香草。” 陸德明 釋文:“芍藥,香草也。《韓詩》云:‘離草也?!?br />(1).五味調料的合劑。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勺藥之和具而后御之?!?顏師古 注:“勺藥,香草名。其根主和五藏,又辟毒氣,故合之於蘭桂以助諸食,因呼五味之和為勺藥耳?!?span id="ma1qgt8" class="book">《文選·枚乘〈七發(fā)〉》:“於是使 伊尹 煎熬, 易牙 調和,熊蹯之臑,勺藥之醬……此亦天下之至美也?!?李善 注引 韋昭 《上林賦》注:“勺藥和齊咸酸美味也?!?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兩廂鋪氍毹,五鼎調勺藥?!鄙?,一本作“ 芍 ”。
(2).調味;調和。 漢 王充 論衡·譴告:“釀酒於罌,烹肉於鼎,皆欲氣味調得也。時或咸苦酸淡不應口者,猶人勺藥失其和也。” 唐 蕭鄴 《嶺南節(jié)度使韋公神道碑》:“拜京兆尹。京師稱難治者……公能勺藥其間,妥然無一事?!?/div>
《漢語大詞典》:含吐
(1).謂調和。《淮南子·本經訓》:“秉太一者,牢籠天地,彈壓山川,含吐陰陽,伸曳四時,紀綱八極,經緯六合?!?br />(2).孕育產生。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悠哉曠矣,宇宙之靈也……含吐萬有,化育羣生?!?br />(3).形容出沒,隱現。 唐 白居易 《三游洞序》:“俄而峽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氣含吐,互相明滅?!?br />(4).猶出入。比喻不相上下。 明 張居正 《翰林院讀書說》:“含吐 鄒 枚 ( 鄒陽 、 枚乘 ),方駕 陸 謝 ( 陸機 、 謝靈運 )。”
(5).謂吸氣、吐氣。 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詩:“撝呵斗極迴,含吐 黃河 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