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4詞典 37分類詞匯 77
《國語辭典》:聯(lián)合(聯(lián)合)  拼音:lián hé
結(jié)合。如:「他們?yōu)榱吮砻髁?,發(fā)表了一份聯(lián)合聲明」。也作「連合」。
《國語辭典》:骨折  拼音:gǔ zhé
骨骼因外傷或本身的病變,發(fā)生斷裂、破碎或有裂紋的現(xiàn)象。
《國語辭典》:骨灰  拼音:gǔ huī
1.動物骨骼燒成的灰。因含磷可用作肥料。
2.人死后火化骨骼所遺留的灰。
《漢語大詞典》:斷骨(斷骨)
骨頭折斷。比喻極其悲傷。 唐 徐彥伯 《登長城賦》:“試危坐以側(cè)聽,孰不消魂而斷骨。” 前蜀 韋莊 《咸陽懷古》詩:“莫怪 楚 吟偏斷骨,野煙蹤跡似 東周 ?!?/div>
《漢語大詞典》:頂骨(頂骨)
(1).頭頂部的骨頭。略呈扁方形,左右各一塊。 晉 法顯 佛國記:“ 慧景 、 慧達(dá) 、 道整 先向 那竭國 ,供養(yǎng)佛影佛齒及頂骨?!?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其伽藍(lán)東南有一伽藍(lán),亦名 舊王 ,有如來頂骨一片,面廣寸餘,其色黃白,髮孔分明?!?宋 洪邁 《夷堅甲志·解三娘》:“頂骨最在下,千萬為我必取。我不得頂骨不可生。”
(2).泛指頭顱骨。 明 高啟 《穆陵行》詩序:“ 元 至元 初,西僧 楊發(fā)輦真住 請發(fā) 宋 諸陵,許之;既取其殉寶,復(fù)以 理宗 頂骨為飲器?!?/div>
《漢語大詞典》:牛筋
(1).牛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周禮·考工記·弓人:“牛筋蕡灂?!?span id="bs8gbei" class="book">《宋史·李椿傳》:“會詔市牛筋,凡五千斤。 椿 奏:‘一牛之筋纔四兩,是欲屠二萬牛也?!?span id="v7awiuo" class="book">《中國民間故事選·木且苦苦的故事》:“他們一聲不響地割斷了拴在 呷那郎吉 手上的牛筋?!?br />(2).比喻倔強(qiáng)固執(zhí)。 張?zhí)烀?《路考》:“ 老梁 在門口,回過頭,聲音顫抖,‘好你死牛筋!’”
(3).木名?;ㄈ~皆如楝而細(xì)小,多植庭園中供觀賞。材可為弓弩干。又取汁漬米作烏飯,食之健。又名南燭。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瑤光寺:“珍木香草,不可勝言。牛筋、狗骨之木,雞頭、鴨腳之草,亦悉備焉?!眳㈤?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山有杻、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南燭。
參見“牛觔”。
《漢語大詞典》:牛觔
元 曲中稱農(nóng)村有財勢或好事的少年子弟。 元 石德玉 《秋胡戲妻》第一折:“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實是村,這牛表共牛觔,則見他惡噷噷輪著粗桑棍?!?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沙三,伴哥,牛表,牛觔,你每一齊的都來?!?/div>
《漢語大詞典》:厓厓
骨頭突露的樣子。形容消瘦。 元 喬吉 《兩世姻緣》第四折:“恰便似一個印盒兒脫將來,因春瘦骨厓厓?!?/div>
分類:骨頭消瘦
《漢語大詞典》:骨戰(zhàn)(骨戰(zhàn))
骨頭發(fā)抖。形容內(nèi)心驚恐之極。
《國語辭典》:色子  拼音:shǎi zi
一種游戲或賭博用的骨制器具。參見「骰子」條。
《漢語大詞典》:齧骨
嚼骨頭。禮記·曲禮上:“毋嚙骨,毋反魚肉?!?孔穎達(dá) 疏:“毋嚙骨者,一則有聲,二則嫌主人食不足,以骨致飽……三則嚙之口脣可憎,故不嚙也。”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夫犬羊嚙骨,猶嫌鯁喉?!?/div>
分類:骨頭
《國語辭典》:長骨(長骨)  拼音:cháng gǔ
長管狀的骨頭。如股骨、肱骨等。
《國語辭典》:胸骨  拼音:xiōng gǔ
脊椎動物胸腔前面,正中央的一塊劍狀扁平骨,連接和支持肩帶上的鎖骨與肋骨,并與胸椎和肋骨構(gòu)成胸腔。
《國語辭典》:指骨  拼音:zhǐ gǔ
構(gòu)成手指的骨頭。拇指骨二塊,其馀每指各三塊。
《國語辭典》:簪子  拼音:zān zi
別住發(fā)髻的飾物?!度辶滞馐贰返谝涣兀骸感『⒆哟档暮崱⒋虻亩.?dāng)、女人戴的錫簪子,撾著了這一件,掉了那一件。」
《國語辭典》:骨粉  拼音:gǔ fěn
動物骨骼研碎而成的粉末。也稱為「骨肥」。